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澳洲風雲1876> 第20章開山立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0章開山立堂 (2 / 4)

因此,有洪門兄弟不失時機的提議;

“兄弟基金”是大家的,不能僅僅龍頭和各位大佬出錢,每一個洪門兄弟都應該作出貢獻,每年徼納一次會費,暫定一個先令。

在一片洶湧的熱情中,與會代表紛紛舉手表決透過,由此成為紅河山的定例,久遠的傳承下去。

李福壽當場宣佈;

洪門兄弟繳納的會費全部進入“兄弟基金”,幫會運轉在任何情況下,誰都不允許動用這筆重要資金,只能用於專款幫助洪門兄弟濟困解難。

這番表態,再次得到所有人的熱烈響應。

山主李福壽的形象由此變得高大起來,一個公平端莊,急公好義,為人四海,願意為洪門兄弟們慷慨解囊的正面形象樹立起來,受到一眾入會兄弟的高度讚揚。

眾口鑠金,無形中為他鍛造了一個金身,講義氣,行事公平的極佳口碑慢慢會轉化成個人威信,從昆士蘭州向新南威爾士州,悉尼以及坎培拉傳播開去,並影響到極其偏遠的西澳地區。

誰也別小看每人一個先令,洪門兄弟每年都需要繳納,隨著基數的擴大積少成多時,是一筆難以忽視的鉅款。

澳洲冬天並不十分寒冷,但是晝夜溫差大,夜間氣溫會降到零下,中午時分溫度會回升到20攝氏度以上,因此積雪消融得十分快。

節日一樣熱鬧了幾天之後,各項建築工程又緊鑼密鼓的展開了。

華人勞工發現一件奇妙的事情,相互間的關係似乎變得融洽了,口角和紛爭也急劇減少,因為大家都是洪門兄弟,應該互幫互助。

即便有什麼矛盾,經過幫會頭目調解很快就釋然,不會真正的記恨上對方。

這一切,也是李福壽希望看到的。

十幾天後

溫暖的羊圈棚舍內,一眼看過去都是剛出生不久的羊羔幼崽,一團一團的煞是可愛。

紅河谷牧場改變了原先的粗放式畜牧,增加人手用於懷孕母羊和母牛的照料,令畜群數目增長極快。

現在牧場每天都有數百隻羊羔、十幾頭牛犢出生,斷奶之前都集中在孵育棚中精心飼餵,這讓羊羔和出犢的成活率達到高峰。

李福壽正在孵育棚中視察,聽取相關負責人蔡廣發的彙報;

“場主,按照目前的勢頭髮展下去,到今年年底,我們的綿羊畜群規模將擴大到32~35萬隻左右。

牛群規模將擴大到3千5百餘頭,如此規模的畜群已經大大超過了市場承受能力,到時候屠宰的牛肉可能賣不出去,牛皮無人問津。

相對而言,羊群的問題更大一些。

布里斯班的人口很少,而且牧場出產的肉食毛皮,也不可能銷往鄰近的新南威爾士州。

鄰近州也受困於農牧產品過多,我們如果再加上昂貴的運費,實際上不如殺了肥田來的划算些。”

蔡廣發是一名老資格的淘金者,來到澳洲近10年,能夠嫻熟的運用英語和白人交流,在白人牧場幹過很長一段時間工作,因此對牧場情況相對了解。

澳大利亞各地都盛產農牧產品,牛羊馬以及禽類產品全都不缺,再加上幅員遼闊、地域廣袤的原因,基本上都是本地產本地銷,因為昂貴的運費就足以讓人絕望。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