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劉賀未必能輕而易舉地壓制在場的儒生。
如此說來,這“胡攪蠻纏”嚴彭祖也算是有功之人。
反對派們已經輸了一戰了,那孔安國待會定然會想辦法挽回一些顏面的。
那麼孔安國就必須出場了。
只不過,今日別說是孔安國,就是孔子來了,也得低頭。
……
半個時辰的時間轉瞬即逝,儒生和朝臣們重新坐回了堂中。
出去安排抄錄詔書副本的張安世也已經回來了——想來抄錄詔書的事情已經安排下去。
這樣看來,這道重要的詔書,午時之前就可發往長安城,兩日之內即可通行三輔,五日之後就能天下皆知。
看著逐漸落座的眾人,劉賀用力地咳好幾聲,將所有的視線拉回了自己的身上,而後將話題帶回正途之上。
“諸位愛卿,開始比經吧。”
“諾!”
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過後,儒生們面有自得地將一個個布包袱從案下襬到了案上,精神也抖擻了些。
這包袱裡,是各家各派賴以生存的儒經,凝聚著他們各派大儒的心血,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基石。
沒有這些壓箱底的東西,各家各派就沒有立足之地了,更無法“統領”儒林。
“今日要比的第一部經書,乃《尚書》經,哪位愛卿要獻經呢?”
劉賀慢悠悠地說完之後,堂中是一陣沉默,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轉到了孔霸和夏侯勝的身上。
因為在當下,註疏《尚書》經有所成就的就是孔氏和夏侯氏。
而孔霸在年輕的時候,還曾經跟隨夏侯勝讀過《尚書》,算是有一段師生的情誼。
只是這份師生情誼並不深厚。
孔安國讓孔霸跟隨夏侯勝學《尚書》,並不是孔家教不了。
畢竟,孔安國是直接從伏生處學的《尚書》,所學最正,輩分更高,孔霸就學時,孔安國更是學有所成了。
之所以還讓孔霸拜入夏侯勝門下,只是想讓他學得更龐雜一些罷了。
如今又過去了幾十年,這份本就不算深厚的師生情誼,更是微弱到了可以忽略不計的地步。
但是縱使怎麼微弱,孔霸和夏侯勝仍然是師生關係。
孔氏和夏侯氏一起比經,爭一個通行版儒經的名額,無異於師生相鬥。
場面不好看,但是旁人就更喜歡看。(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