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比試場中,第二輪叫價也已經開始了。
靈嶽寺的了性方丈開始加價了,直接報出了一萬兩的數目。
透過第一輪,他大體看出了那些參賽寺院的心裡,預估了一個各寺院想要取得的名次,雖然不一定準確,但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的。
第二輪,他不可能再徘在二十名之外,而他預估,就算自己不加價,最終的高階肯定會超過萬兩的。
第二家,跟!
第三家,跟!
第四家,跟!
到了第五家,加兩千兩,佛心總報價一萬兩千兩。
第六家是靈陀寺,方丈一禪大師與慧心方丈是好友,他報的價格跟的一萬兩千兩。
然後後面開始上張,一萬三,一萬四,到唐僧那裡,已經漲到了一萬五。
唐僧繼續跟一萬五的價格,還是中規中矩。
他後面還有十一位。
報價卻是繼續開始上漲,從一萬六,一直漲到最後一家的兩萬兩。
到現在,競價中,已經有了火藥的味道。
而每個僧人面前的桌子上,已經鋪了不少的黃金。
從眼前這些跡象看,唐僧知道這才僅僅是開始,在這個世界上,修煉者修煉需要靈石,而生活則是需要黃金。
所以修煉者有三種財富,黃金、靈石和實物。
相比較來說,黃金是對不緊要財富,所以能夠用黃金用作等價物的,絕對不會用實物和靈石。
眼下給出的財物,所有寺院都是黃金,就足以說明,他們的靈石都沒有動用,眼前這個價位,對這些寺院來說,根本不算什麼。
也只有以前的普濟寺,積攢了許多年,才僅僅存下了兩千兩黃金。
像普濟寺這麼窮的寺院,絕對應該是鳳毛麟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