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蓋殿,
一旁香爐升起嫋嫋白煙,四周窗戶開啟,宮簾輕輕拂動。
弘治皇帝皺著眉頭坐在御座上,看向中央的諸公:“諸公也認為要處置嚴卿家?”
御案上,放著彈劾嚴成錦的疏奏。
大殿中,站著劉健三人和六部等,嚴成錦告假,所以缺席。
李東陽躬身:“嚴成錦變制雖傷及皇莊,卻也令國庫充盈,臣以為,是功過相抵。”
這正是令弘治皇帝最為難的地方。
若是嚴成錦變制,沒有效果,可以立即廢止。
關鍵在於,嚴成錦變制令國庫收到了銀子,百姓生活有所改善。
代價是,犧牲傷及士紳,甚至是朝廷的利益。
該如何治國?如何取捨?
王鏊苦口婆心道:“變制弊端,已初現苗頭,陛下還要繼續下去嗎?”
“臣等請乞,廢除易市衙門和戶戶承包等荒唐變制!”大理寺卿楊隨守躬身。
五寺官員紛紛附議。
劉健也躬身請罷。
王瓊暗道不妙,劉公斷事神準,加上諸公一致請罷,嚴成錦怕是要回家了。
弘治皇帝想要魚和熊掌兼得,遲疑不決,許久才道:“等明日,且看嚴成錦怎麼說。”
嚴府,書房中。
嚴成錦畫出思維導圖,開始推演變制帶來的反應。
在封建社會變制,必定會衝擊既定的制度和利益。
衝擊越大,反彈也就越大,他所對抗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士紳群體,甚至,是思想和制度。
長期的奴役和等級思想作祟,在士紳眼裡,人應該分為上等、中等和下等。
士紳自視出身高貴,作為上等人存在。
而貧苦百姓,一輩子就應該當奴婢。
讓奴婢賺到銀子,擁有田地,這個違法常理,故而,他們既不希望,也不敢讓百姓富裕。
思索半天,最後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
只有一個變制,才能掩蓋另一個變制。
李清娥端著枸杞蓮藕湯,相公一旦告假,就是朝中出了大事:“相公該喝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