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場,五經各一篇。
第三場,策問五道。
大明科舉,以及歷朝科舉,並不考算學。
這才導致了在朝廷的官員,算數不如坊間做買賣的商賈。
宋朝和元朝,天元術的發展繁盛,若推廣延承下來,大明或將成為世界第一數學大國。
可偏偏在明朝,遭受了斷層。
嚴成錦站在都察院佇列前,一言不發。
改制之事,需要慎言。
……
禮部值房,
張升拿起鎮紙,苦思許久,不知該如何整飭。
“國子監和天下書生,皆輕視算學,陛下真是難為本官。”
“若只是為了清算黃冊,實在大費周章。”一個禮部主簿嘆息道。
大明科舉的根本,還是八股文,是讀聖賢書。
與聖賢書無關的,都是旁門左道。
若禮部下旨,令天下書生特意學珠算,會動搖大明的讀書風氣。
所以,張升這封旨意,寫得慎之又慎,想了許久,還未落筆。
下了值,回到府上。
張升換上儒裳,坐在錦凳上,不由嗟嘆幾聲。
“爹,民以食為天,先用膳,吃完再嘆氣也不遲。”
張元錫眼巴巴地望著糖醋鯉魚。
老爹是禮部尚書,故講究禮節,長者不動筷,他也不能動筷子。
“爹吃不下!”
“那孩兒……還吃不吃?”
張升不管他,自顧地道:“陛下讓爹整飭算學,可算學又非科舉的學問,且該教的都教了,還能如何整飭?誒。”
“爹,謝玉的算學,也是從良鄉學來的,良鄉有理學院的院試,爹不妨問問王世伯。”張元錫常去青山藏書館會友,略知一二。
張升眼睛放出光來,連忙喊人備轎。
不多時,便到了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