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春秋大領主> 第740章:秦國?名存實亡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40章:秦國?名存實亡啦。 (1 / 3)

任何時代的任何職業,但凡是家族的產業需要一位繼承人,教育下一代都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

沒有實際接手權力之前,繼承人任何的表現都可能是一種表象或表演,等權力拿到手之後就會立刻變成另外一副面孔。

有一點倒是通用,不能對繼承人有求必應,甚至不能讓其生活得過於舒適和優越,要不然超過九成以上的繼承人都要被慣廢,剩下的一成則是有著超強的自律性格。

歷史上的孟子有一篇文章寫得非常好。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這一篇文章不止對一國君王是寶藏,對於為人父母也是教育寶典。

當然了,絕大多數人會很討厭那種思想,認為自己就是牛逼,生下來就是為了享受。受苦?受尼瑪嗶啊!

呂陽當然學過這篇文章,也是呂武很難得能記得住全篇的著作之一。

他小的時候就是單純的學而已,根本就不懂裡面的道理,年紀很小就被放任出去打拼會感到不滿,受了苦也會埋怨父母,等待慢慢觸碰到權力才感到文章回味之後的甘美。

為什麼很多人渴望有“後悔藥”這種玩意?只因為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遭到了社會的毒打,成長起來之後覺得能比以前做得更好,自然而然也就認為“再來一次”的自己,不會是曾經那個自己啦。

呂陽自小有犯過錯嗎?有的。

人怎麼可能不會犯錯,要看錯誤帶來的代價能不能承擔而已。

作為陰氏第一順位繼承人的呂陽非常幸運,不管犯下什麼樣的錯誤都有一位父親能夠在事後收拾殘局。

不是每一個人都有一位“無所不能”的父親,很多身為人父的成年人都會犯下不可彌補的錯誤。而這就是記錄歷史的重要性,使人能夠以史為鑑。

當然了,人類記錄歷史的作用是什麼?一般是重複去犯前人已經犯下的過錯。

明明知道幹了什麼會得到悲慘下場,為什麼還要去做呢?不是他們頭鐵,而是他們認為前人太傻、太蠢了,自己去幹才不會得到相同的下場。

執行滅國命令的呂陽選擇殺掉秦國公族的每一人,上從白髮蒼蒼的老者,下至嗷嗷待哺的嬰兒,不論性別,不看為人,一律就是殺殺殺。

如果不是呂武下了死命令不準傷害秦君,認為自己有鐵血意志的呂陽連秦君都想幹掉。

呂陽在春季來到秦國,殺戮從春天開始,一直到雪花紛飛的冬季依舊沒有停止。

現在這麼個年頭,滅掉一個家族不會只是死上幾個人,有些多子多孫的家族光是血脈相連的族人就有數百,乃至於是上千人,還要算上忠於這個家族的另外群體,滅亡一個家族要殺的人真心太多太多了。

“自古何處英雄不殺人?”呂陽在翻閱名單,一點心裡不適都沒有。

說起來也奇怪,英雄的的確確需要粘上一些跟血有關的事情。

很多英雄沒有親手殺掉一人,他們能夠成為英雄是率領軍隊取得對外戰爭的勝利,代表著他們沒有親自殺人,下達一個指令卻能讓數千、上萬、數十萬人頃刻之間變成屍體。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