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很詭異的戰爭。
當下正常的戰爭,一般是約定個地點,雙方帶著部隊前往,碰面嗶嗶幾句就直接開打,輸贏雙方都會認可,再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春季和夏季都能播種,夏季還是某些農作物收穫的季節。
呂武不是率軍駐紮在魏氏的封地嗎?
他找魏琦進行商量,軍中的輔兵幫助魏氏進行勞動,魏氏能不能抽調一些勞動力前往陰氏幫忙,幹這種互利互惠的事情呢?
“竟能如此作為?”魏琦很多時候不懂呂武的腦回路,遲疑地答道:“可。”
要不能咋地?
撤軍是不可能撤回去的,勞動力浪費也是浪費,玩一手“因地制宜”挺不錯的。
魏琦問道:“大軍駐紮於此。秦軍若不進逼,今歲維持這般模樣?”
呂武說道:“徵召並未逾期,士氣尚可保障,於戰事無礙。或有耽誤農時,秦國損失重於你我,利害之孰重孰輕,一目瞭然。”
秦國集結的人比陰氏和魏氏要多得多,還是從四面八方集結到前線。
他們是奔著進行戰爭而來,多數人的家鄉遠在西邊。
呂武連續四年入侵,已經成實際上將“雍”周邊打爛了。
那些遠道而來的秦人,士兵不可能參與勞動,各個家族的民伕沒有幫“雍”附近各貴族勞動的義務。
秦君嬴石倒是能夠命令秦國貴族出動勞動力,能辦的卻不是“大愛無私”地幫助所有人,僅是能夠命令他們耕作屬於君主的農田。
上述那一點,哪怕是秦國再怎麼不重視規則,秦君嬴石還是依然要遵守的。
魏琦過來“櫟陽”並不完全因為關注戰事發展,算是例常巡視封地的一部分。
他一些該問的事情會問,多餘則不會干涉呂武的指揮,很快就離開“櫟陽”前往它處。
因為大軍停駐在“櫟陽”的關係,得益於交通遠比“甘泉”那邊便利,先後有不少貴族特意來拜會呂武。
他們當然不敢幹涉陰氏和魏氏要將戰爭怎麼打,大多數只是前來問候,少數則是詢問要不要調動部隊過來聽從號令。
如果說晉國貴族之中以誰最為積極?當屬解朔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