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撤軍時,呂武能為“吳陽”駐軍做的事情,能想到的已經做到了極限。
呂武選擇在“吳陽”進行駐軍,本身就是為了留下以待後續的手尾。
再來,應該是“吳陽”的駐軍為整體戰略服務,不是陰氏和魏氏的主力被“吳陽”牽著鼻子走。
如果秦軍想用攻打“吳陽”的舉動,來吸引呂武率軍前往交戰?他們絕對是打錯了主意。
駐紮在“櫟陽”的陰氏和魏氏聯軍開拔,訊息很快就被秦軍所窺探到,接下來就看得到軍情彙報的秦軍高層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君上,陰武復來,我之奈何?”嬴鮑是秦國公族之一,他的職位是庶長。
目前“庶長”是職位,並不是爵位,算是秦國最為頂級的官職之一,掌握軍政方面的權力。
這裡是“郿”往西約三十里處。
他們從“郿”沿著渭水邊上撤軍,兩天之後獲得呂武率軍西進的訊息。
秦軍有斥候進行窺探是呂武知道的事情。
呂武如果不想行動被秦人看在眼裡,大可以派出騎兵進行剿殺,然而他並沒有那麼做。
斥候在軍事用途上是充當眼睛的作用,他們獲得了情報,上報之後到底是有利還是有害,看做主之人怎麼判斷又是怎麼做事了。
秦君嬴石平靜地說道:“如我停駐原地,陰武會來否?”
另一個秦國庶長武,也是公族成員之一,說道:“陰武為晉之‘卿’,無有‘卿’之德行,恐再柱腳不前,空耗我糧秣。”
所以是,他們並非不知道呂武到底想幹什麼。
事實上,陰氏、魏氏和秦國在進行的戰爭,已經有點戰國時代的影子。只不過是呂武收斂著來,秦國迫於各種不足艱難應對著。
秦國現在是想拼命,又不敢真的豁出去了拼,顯得老難受了。
“我攻‘吳陽’不求陰武來救,徒為臉面爾。”秦君嬴石倒也直接。
他們才不會將呂武當做傻瓜,同樣沒拿自己當白痴,有些事情純粹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比如攻打“吳陽”這件事情,傳出去又是秦人不講規矩的一個證明。
他們卻是身上蝨子太多,不缺這麼一隻了。
快活不下去了,臉面什麼的,是個啥雞兒玩意!
秦君嬴石看向剛回來計程車雃,問道:“天子無有派出公卿往‘新田’訓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