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誰幹的呢?理論上誰都有嫌疑,區別在於誰的嫌疑最大。
呂武覺得自從將精力放在西面之後,自己對國內的關注度下降很不應該。
一定是他疏漏了什麼,才導致發生這樣的大事,思來想去沒有一個準確的方向。
元戎遇刺了啊!訊息傳開立馬讓晉國變得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晉國曆史上有發生過元戎遇刺的事情嗎?有的,並且還不少。
呂武都不知道晉國有沒有元戎死於刺殺,想知道答案需要專門找御史進行了解。
只不過,現在去了解那些好像很不合時宜?
魏琦兼任御史,出了這麼大的事情,哪有閒工夫幫呂武去查閱史料嘛。
後續的訊息傳過來,智瑩掙扎了一天的時間,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那應該是失血導致的死亡,說明弩箭沒有命中頸動脈,傷口在初步處理上正確,後續處理則是搞了么蛾子。
也就是說,如果救治的方法正確,智瑩其實是不用死的。
這算幸運,還是倒黴?
幸運的是被射中脖頸沒立刻完蛋,倒黴的是現在的醫療手段不夠還是死了。
智瑩這一死,智氏徹底失去了掌舵者。
幾歲大的智盈肯定無法管理智氏,會被旁支智起接管,還是一幫智氏的家臣幫智盈守住家業呢?
不要懷疑現在家臣的忠貞,很多家族的壯年家主戰死或是病死,家中的繼承者年幼,家族就是依靠一幫家臣來支撐,一直等到繼承者能夠做事才進行接管。
“智伯死於往宮城途中。”
這還真是有夠一言難盡的。
呂武看向蒲元,問道:“你以為何人所為?”
蒲元則說道:“且不論何人所為,陰氏能否有所收穫方是當今之要。”
收穫?哪能沒有收穫。
呂武已經跟士匄完成交易,一旦中行偃身亡,元戎之位歸於呂武,作為交換是呂武需要幫範氏再獲得一個卿位。
這樣的交易交易到底劃不划算,暫時非常不好說。
國君正處於強勢階段,誰當元戎都要面臨很大的壓制,繼續被壓制會成為中行偃第二,想壓制國君則需要取得幾個實力強大卿位家族的鼎力支援。
範氏目前將自己的處境思考得很明白,他們現在已經是樹大招風,需要避免的是過度遭到針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