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春秋大領主> 第459章:國君出招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59章:國君出招啦 (1 / 3)

國君緊急召喚眾“卿”進宮並不止因為發生了一件急事,是多件大事一塊湊成了堆。

首先是智罃正式提交辭呈,他在卸任元戎職位後,打算回去“智”地修養,不再居住於“新田”這個晉國的都城了。

再來是韓氏通報韓厥生病,也算是為韓厥拒絕繼任元戎在進行鋪墊。

先有智罃辭職,再有韓厥“適逢其會”的生病,倒是非常符合禮節。

只是晉國一下子沒了元戎,中軍佐同樣無法接手軍政事務,導致出現了權力的真空期。

這樣一來,國君的權力等於一時間沒有了壓制,有太多的操作空間。

國君在將眾“卿”召喚進宮後,講了智罃和韓厥的事情,話題一轉說起了南方的變動。

關於吳國戰敗的訊息傳了過來,並且吳君壽夢明確拒絕晉國發出的會面要求。

在去年(公元前571年),晉國再次邀請吳國到一個叫“雞澤”的地方會盟,用意是商討聯合針對楚國的策略。

長久以來吳國並沒有給予晉國正式回覆,倒是在今年(公元前570年)明確進行拒絕。

吳國拒絕的背景是敗在楚國手中,並且還是連續兩場大敗,不但拒絕晉國的邀請,還從多項問題上指責晉國,其中就包括晉國沒有跟吳國結盟的誠意。

到這一份上,晉國和吳國的結盟很像是個笑話,聯盟從實際上面臨瓦解的局面。

說明白點就是,楚國用痛打吳國的實際行動,使得吳國認清跟晉國混一塊沒好處的事實。

吳國在連續兩次戰敗後,屬於吳國人的小性子爆發到極致,還真不打算繼續陪晉國一塊玩,一方面又糾結著該怎麼報復楚國。

南方發生的另一件大事是,陳國驅逐來自楚國的客卿,出兵包圍了一個叫“頓”的小國。

這個頓國是周武王滅商後在淮水中上游地區分封的姬姓諸侯國之一,子爵,亦稱頓子國。

出兵包圍頓國的陳國並沒有實際上發起攻擊,不是陳國不想打,是陳國要打的時候,有五萬楚軍呼啦啦跑過來給頓國站臺了。

那五萬楚軍就是跟晉軍對峙突然撤離的那批,他們直接跑到陳國都城“宛丘”附近,再派人去見陳君陳午。

這支楚軍的統帥就跟陳君陳午表達一個意思:趕緊特麼撤掉對頓國的包圍,要不別想有家能回啦!

要是時間往前推個一兩百年,陳國才不鳥楚國,打起來鹿死誰手真不一定。

關鍵是陳成公元年(公元前598年的冬天,楚莊王以夏徵舒殺死陳靈公為由,帶諸侯之兵討伐陳國。殺死夏徵舒後,從晉國接回陳靈公的太子媯午,立為陳君,就是當前這位陳午。

發生在二十八年前的那一次戰爭,楚國從實際上將陳國直接打得五勞七傷,將近三十多年過去還沒有緩過氣來。

再則,陳君陳午是楚莊王熊旅(一稱為呂)立起來的國君,楚國長期也一直試圖控制陳國,無法完成控制就一直進行削弱,導致陳國別說恢復國力,哪怕是陳國恢復的巔峰時期,楚國也不是在原地踏步。

殘酷的現實是,陳國一直在衰弱,楚國卻越變越強。

遭到警告的陳國撤掉了對頓國的包圍,陳君陳午還很屈辱地派人去向楚君熊審道歉了。

另外一件事情也值得晉國關注,也就是鄭國向晉國派出使節團。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