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氏在“虎牢”的那個“師”暫時歸總督“原”的茅坪在管。
等待宋彬帶著呂歡南下,茅坪會將軍隊的指揮權交出來,到時候軍隊的管理者名義上是呂歡,真正的管理者會是宋彬。
至於為什麼是呂歡不是呂陽?一開始統兵主將是韓厥,呂歡算是韓厥的外孫,後來統兵主將變成中行偃,呂武沒再改變南下的子嗣而已。
由某個子嗣帶領軍隊是當下各個家族的一種套路,家主的兒子當張牌,真正幹活的人是家臣。
呂武將國君接到霍太山靠西的山腰莊園。
國君帶來的軍隊則是大部分在山腳進行駐紮。
他們一路上沒有聊更多。
國君不再談是要讓呂武進行權衡。
呂武則是真的要好好地權衡一下。
晉國現在當然不是沒有戰將,八“卿”之中的魏琦就是一名在帶兵和致師(單挑)能力都很強的戰將,其餘“卿”之中的任何一人也都能帶兵。
畢竟,春秋中葉的貴族,哪一家的家主沒學過帶兵?有區別的地方只不過是帶兵能力的高或低而已。
呂武在對戰楚國的時候,有過很輝煌的戰績。
再來是,他統兵去攻打齊國和秦國,一樣表現出了超強的能力。
這樣就導致出現一種現象,晉國內部沒人承認呂武是第一戰將,輪到事情顯得很危急的時刻,人人又希望呂武能夠出現在那個戰場。
那麼,到底是依賴、信任,還是當做工具人?
呂武召集家臣進行會議,將國君的意思表達出來。
“我家不復從前,安能使之得逞?”宋彬表達的意思是,陰氏不需要再在任何事情上退讓。
關於這點,呂武持認可的態度。
陰氏在崛起的過程中為了減少阻力以及被針對,呂武很理智地帶著各家一塊玩。
他都已經那麼懂得做人,輪到該被針對的時候還是被針對。
實力不如人需要進行借力,不太好說到底是吃虧還是佔便宜,只是一種各取所需罷了。
而各取所需再去追究到底誰吃虧,不是貪心不足蛇吞象,就是在耍流氓。
現在陰氏已經不怵任何一家,憑什麼犧牲陰氏去成全別人?
宋彬又說:“若主為‘將’自是並無不可,如中軍佐、上軍將、上軍佐為‘將’,君上亦不能使我家犧牲。”
一眾家臣進行附議。
如果呂武是南征的主將,想要打到什麼份上屬於陰氏的可控範圍,獲得的利益也就有保證。
國君先答應了呂武的請假為前提,再讓呂武純粹去當打手?免了吧!
翌日。
國君再次主動邀請呂武。
位於霍太山西邊半山腰的莊園能夠俯視大半個“陰”地,包括將整座“陰”城看得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