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春秋大領主> 第453章:家天下,瞭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53章:家天下,瞭解? (1 / 3)

如果事情有變,上位者答應了下位者什麼,做出什麼改變叫事急從權。

要是同級別的人物,沒事的時候撇到一邊,有事之時進行召喚,乾的實際上就是“招之則來,揮之則去”的套路。

韓厥還不是元戎,作為中軍佐實際上也就是晉國的“常務卿大夫”之一,跟下軍將……,也就是他跟呂武實際上是處於同一個級別。

都是一個級別,不存在上對下的關係,說到底就是同僚而已,遇到事情可以商量著來,直接下達命令什麼的,屬於一種不符合制度的行為。

當然,一切還是看得到命令的人願不願意做低伏小,你情我願這種事情也就不再是命令形式,算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捱了。

呂武爭取了好幾次,一次明明得到三年不納賦的資格卻沒真正地享受到。

不過,他是主動地又加入到納賦中去,並不是屈服於誰的權威。

這一次不一樣的!

他幾乎可以說是費盡心思才從漩渦脫離出來,不可能再自己跳進去,要趁難得的“空閒”來解決自家的事情。

而作為晉國的八“卿”之一,根本不存在“空閒”這種事情,只是想不想做事,又願不願意去做。

簡單的道理就是,身為國家的管理者之一,怎麼可能有閒著的時候,要是責任心足夠強甚至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春秋中葉是一種地地道道的“家天下”,跟“帝國時代”存在區別的是“家”將的是家族,每一名貴族都以“家”為重,能照顧自“家”再追求其它。

而“帝國時代”的階段,“家天下”所指的是整個國家歸於皇帝一人,負責任的皇帝為了自己的“家”會盡心盡力;皇帝想胡作非為地拆“家”的話,會造成等於包括百官在內的眾生,他們跟皇帝都是一種對立關係。

“都在各自為政,我憑什麼要單獨無條件付出呢?”呂武覺得自己活得足夠清醒。

事實上不正是那樣嗎?

現在能看到貴族為了國家犧牲自己(個體),卻是絕對看不到貴族願意為國家犧牲自己的家族。

他們將事情分得很清楚,輪到自己必須去進行犧牲的時候,為了某種大義和信念不會退縮;可是犧牲整個家族來保證國家利益這種事情,說什麼都是不願意去幹的。

晉國現在的情況並不複雜,能夠自己做主的家族不是完全無視了國家,只是沒有一家願意為國家犧牲更多。

若是完全的無視,八個卿位家族不用分別集結一個“師”南下,他們認為自己已經做到了該做的極限。關於這點得到了國君的認可。

很多家族明明不止能夠集結起一個“師”,只是拿出一個“師”而已,怎麼會得到國君的認可?說明這就是春秋中葉“家天下”的一種特性。

那種特性就是,凡事需要商量著來,哪怕是國君與眾臣這種統屬關係都不例外。

而這種“特性”並不止發生在晉國。

其實,目前各個諸侯國都是一樣的。

因此,看的是國家被逼到什麼份上,再來看看貴族有多大的覺悟。

呂武花了兩個月的時間走了“陰”、“呂”、“霍”、“楊”一圈,又去了“呂”的北邊進行視察。

在各個泛控制區,也就是北邊和西邊,一直以來分別有一個陰氏的“旅”在進行服役。

這種服役並不是進行固定地點的駐紮,進行的是遊弋著巡邏,發現威脅及時清除。

因為是這種方式,等於陰氏長期在進行騎兵相關的訓練,並且每一個季度就會對服役人員進行一次輪換,保證後續人員的訓練能夠跟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