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罃到底是真病還是假病,對於晉國來說是一件可大可小的事情。
如果智罃一病直接病到去世,晉國的卿位肯定會發生變動,不出意外將由韓厥接任元戎一職,其餘卿位則是分別進行調動,再由智朔獲得一個卿位。
要是智罃沒病到會去世的地步,晉國的很多國事不得不暫停下來,其中南征肯定是要延後,乃至於不會發起南征。
所以,對於晉國來說,智罃真病或者假病都將影響到太多事情,不止是晉國內部,還將包括對國際局勢的牽動。
眾人讓智罃好好休息,出去外面找個地方進行交談。
國君說道:“需遣使往‘梅里’告知吳子(爵位),今歲我恐難有所作為。”
這個“梅里”是吳國目前的都城。
眾人聽後,默契地無聲頷首。
現在這麼個年頭,一國之君生病或駕崩將使得很多國事中斷和暫停,執政一旦生病或去世也會起到相同的結果。
晉國跟其餘諸侯國還有一個根本上的不同。
各個列國執政只是執政,軍務權力大部分是掌握在一國之君手裡,晉國這邊的執政還是元帥和一個軍團的主將,等於說晉國元戎手裡同時握著軍政大權。
諸夏的政體大致上相同,之所以有“大致”這兩個字,主要是周王室和晉國都有“常務卿大夫”的職位,很多諸侯國卻是隻設卿大夫而沒有“常務”這種職銜。
簡單的說,各國可以有很多的卿大夫,問題是那些卿大夫不像晉國的“常務卿大夫”權利那麼大,更多的權力或是掌握在國君手裡,也能是分得更散了一些。
那麼,不管智罃是真病還是假病,晉國的領導暫時失去了軍務和內政的能力,致使很多事情沒法去辦,很合情合理的吧?
至於說晉國什麼時候再能有所動作,看的是智罃什麼時候能夠處理國家事務,又或是智罃病逝讓晉國換個新任的元戎。
盼星星盼月亮一般期盼晉國派來援軍的吳國,接到晉國使者的通知,絕對會脫口罵道:彼其娘之!
國君又說道:“各家徵召納賦照常,往‘虎牢’屯兵。”
這個“虎牢”是範氏新佔的封地之一,位處大河的南岸。
士匄和士魴對視了一眼,極力壓制喜悅。
老范家從鄭國身上咬下了一塊肉,為了防止鄭國的反撲長期駐紮一個“師”以上的兵力。
不是說範氏對上鄭國有多麼大的壓力,國家出動軍隊進駐“虎牢”對範氏來說是一個好訊息。
話又說回來,國君確認修個關隘,範氏花了一年多的時間還沒將“虎牢”給修成。
只是,幹什麼都效率緩慢是現如今的一種常態,老范家也不算拖拖拉拉,他們能像陰氏想幹什麼用最快的效率完成才是一種反常。
國君那麼安排顯得很有智慧。
晉國屯兵在大河西岸的“虎牢”對鄭國形成威脅,鄭國必須做出該有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