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就跟人困了一樣,身體會一再發出訊號,很難再有精力去做其餘事情,強撐必然會出現注意力難以集中的現象。
有僕人出現。
談話終止了。
僕人先是抬來案几,小心翼翼地擺在每一位家臣前面,新的圃團也需要換上。
這麼一折騰,小半個時辰過去,才算正式上菜。
現在有點身份,吃東西都需要有人在旁邊服侍。
不管是幫忙倒酒,或是看顧在燉的湯,實時清理和更換餐具,吃一頓飯有太多需要人幫忙的地方。
到這個時候,呂武其實已經被餓得出現盜汗的反應。
“諸位,且飲一盞。”呂武必須有這個舉動。
實際上,聚會時怎麼用餐,每一個身份階級都不一樣。
他邀請眾人喝上一杯,又拿起餐具率先動手,其餘人才能用餐。
在“陰”城那邊,還是準備了酒觴等一些用具。
呂武極少在“新田”常住,來時也會被諸多公務纏身,一應皿具就沒那麼講究了。
葛存說道:“主,我家口眾已餘三十二萬餘,耕田七百七十萬畝。”
這沒有將奴隸算進去。
老呂家每年都會釋放一些奴隸,增加自由民的數量。
有些奴隸恢復自由會選擇回自己的老家,更多則是將老家的親人接過來。
自由民數量達到三十二萬,是包括了掠奪郤氏和欒氏的數量。
另外,老呂家還有十七萬左右的奴隸。
總數四十九萬人,只計算八歲以上的男女,沒將八歲以下統計進去。
事實上,到戰國晚期,登記口眾要從十三歲開始記錄,十三歲以下是不記錄在冊的。
一切只因為年紀小的孩子太容易夭折,並且很難作為勞動力或兵源。
葛存又說:“‘隨’地並未核算在內。”
只要國君一天沒給,“隨”地就不算老呂家擁有。
這個不獨是老呂家這邊。
其餘各個家族佔下多少郤氏和欒氏的封地,沒有得到正式的賞賜之前,只算是臨時佔著。
呂武這一次一邊打一邊獲得人口,打完“長子”之前就得到八萬多,後面又陸陸續續獲得了一些。
而以上的人口,沒有將士兵算在其內。
郤氏和欒氏很肥!
大傢伙攻打郤氏和欒氏,才不會等著分配,能先搶多少就搶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