欸?
等等!
呂武突然想到了一個成語叫“杞人憂天”來著。
他沒記錯的話,這個“杞人憂天”裡面的“杞人”就是杞國的人吧?
那個成語講的是,有一名杞人整天擔心天崩地裂什麼的,害怕到吃不下飯、睡不著覺。
成語的誕生和流傳,可能是當代人嘲笑那個杞人。
在呂武看來,那不是早期的天文和地理愛好者嘛!
整天去觀察天文的雲層以及日月星辰,尤其是考慮雲層會不會在某天砸下來。
納悶天上的日月星辰為什麼會發光,光芒會不會令人致死。
又好奇哪一天是不是會發生地震,大地在搖晃之下到底會不會裂開。
只說明一點,那個杞人在思考啊!
這麼一個思考高階問題的人,儘管沒有找到答案,他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偏偏當時的人壓根就不懂,還發出了無情的嘲笑。
大種花家不但失去了一名思想家,可能還因為別人的嘲笑,導致這個思想家演變成為一個天文學家和地理學家的可能性,就那麼沒啦!
這件事情給了呂武一個鮮明的警示。
領先別人一步半步是天才。
要是比別人先跑了幾千上萬步,必定要被當成一個愚人或是精神病患者。
所以,呂武得到的教訓就是,凡事就只做,不說!
另一個境界就是,追索最終的成果,過程絕不炫耀。
呂武已經知道杞國是主動要求智朔去滅國。
實際上,智朔連踏進杞國一步都沒有,是杞國那邊的人單方面宣佈滅國,還是給當今霸主晉國給滅的。
呂武被這神仙操作驚呆了!
他更驚訝的是,智朔怎麼就樂呵呵地接了下來。
作為使團的正使,無論發生了什麼事,第一責任人是呂武會是無法推脫關係的事實,等於說絕對沒跑。
在這個前提之下,呂武需要想出一個處理方案。
現在魏相還在莒國那邊。
而智朔還帶著軍隊在歸師的途中。
呂武身邊能商量的只有自己的家臣。
老呂家的家臣得知滅了杞國,他們竟然開始傻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