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對付郤氏的很多。
恨郤氏不亡的人更多。
不是沒人抗衡過郤氏,是動手的家族一個個完蛋了。
等於說,早就有人對郤氏動手,卻沒有發生群起而攻之的局面。
胥童講了那麼多,壓根就沒有講到點子上。
還不如提一提,哪個卿位家族將會第一時間圍攻郤氏,又是誰來主導並指揮消滅郤氏。
長魚嬌看到呂武已經開始在皺眉,哪裡不清楚因為什麼。
他說:“元帥與上軍佐向君上言明有討伐郤氏之意。”
這就對了。
沒有“卿”表態,國君就去對付郤氏,不怕反而被弒殺掉?
肯定是有足夠份量的“卿”找國君表態,才讓國君起了動手的心思。
只不過,呂武深度懷疑欒書會說一套做一套。
倒不是說欒書不會對付郤氏,甚至跟郤氏勾結起來對付國君。
只是欒書絕對不會衝在對付郤氏的第一線,必定是看到有勝利的希望,才會真正地展開行動。
這也是老陰逼通常會選的方式。
呂武對胥童、長魚嬌和清沸魋表態,一旦眾多家族對郤氏動手的話,陰氏也會參與其中。
至於說當主力,是不可能的。
老呂家的實力沒到那程度,幹不了主力的活。
他還說了一個前提,需要有正式的審判,否則不會參與到殺死郤錡和郤犨、郤至的過程。
胥童、長魚嬌和清沸魋並不滿意,只是看呂武態度非常堅決,帶著失望離去。
按照他們的想法,更希望的是呂武參與到誅殺郤氏一叔二侄的行動之中。
要是呂武加入行動,成功率不敢說百分百,百分之九十九並不過份。
他們回去國君那邊。
“陰武如此說法?”國君等來了失望。
長魚嬌說道:“陰子願意對付郤氏已是好事。”
國君還是感到很失望,說道:“寡人本以為陰武是忠臣……”
什麼叫忠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