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書眯著眼與深皺眉頭計程車燮對視。
他覺得士燮這人挺好的,要不也不會讓士燮來當任自己的副手。
這一次,他講那些話,懂的自然懂,不懂他也不想解釋太多。
國君是個啥人?
做事一點都不講究,將要好處都做得那麼明顯。
去跟國君搶收穫,不怕被惦記上,時不時找麻煩?
有些時候,吃虧那是一定要吃的,遠比得罪一個什麼正治藝術都不顧忌的國君要好。
士燮安靜了一小會,說道:“君上可問陰武。”
“君上乃是君上,有何賞賜何必過問臣工。”欒書見士燮還要說什麼,拉著士燮聊起了別的話題。
“元帥,陰武乃是我之麾下。”士燮是老好人沒錯,也不是完全吃乾飯,不滿地說道:“我若無法看顧麾下,今後如何服眾。”
欒書笑呵呵地說:“陰武必會感激於你。”
士燮聽得一愣,想明白欒書的話是什麼意思,低低地嘆了一聲。
“元帥為何看顧陰武?”士燮感到了不解。
欒書卻是說道:“我為元帥,亦是執政,豈會使國之悍將受辱?”
這一點士燮不信。
他們這些“卿”相處的機會太多,除非是一演就是一輩子,要不誰還沒有一雙明亮的眼睛,誰不知道誰呢。
孫林父一聲不吭地觀察著,心想道:“欒伯與陰武子有何關聯,為何看顧陰武子?”
儘管不是太明顯,聰明又肯動腦子的人,都該看出欒書看似在拆士燮的臺,卻實際上是在保護呂武。
這個是建立在晉君姬壽曼的確不靠譜的前提上。
而欒書為什麼會幫呂武一把?
裡面的關係非常複雜。
的的確確是有欒書比希望一員猛將毀了的因素,基礎卻是呂武並沒有站在郤氏那邊。
欒書是個什麼人?他哪能看不出呂武是迫不得己才去郤至麾下效力。
要不然,明明都已經在一支軍團服役,哪怕是國君發出調動令,有軍團的軍將和軍佐同時拒絕,還是調動不了的。
而軍將和軍佐拒絕,是建立在不想放人為前提。
欒書從中看出呂武並沒有投效郤氏,否則郤犨和郤至絕對不會同意,呂武這一次也不會調動到中軍。
他相信呂武不會是一個蠢貨,要不也沒可能只用六年的時間將家族經營到現在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