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方面,除了守軍之外,就是宮女、宦官,嬪妃之類。
在物品方面,會有大量的銅器,再來就是名貴的木頭製品。
要是調來的部隊多一些,呂武怎麼可能放棄收穫,只是兩百老呂家計程車兵加入戰鬥,公族卻有四五千人。
要看國君到底還要不要臉,又或者公族的貴族會不會做人,不用呂武派出士兵參與在許國的宮城劫掠。
這裡畢竟是一國的宮城,一些事情還是需要顧慮一下,公族幹什麼會有影響,只是不會太多,換作老呂家來幹就不一樣了。
畢竟,臣真的是臣,還是要尊重君權的。
觀戰的那些看客,他們對晉國獲取勝利已經沒有任何疑問。
“陰武果真悍勇!”魯君黑肱有種大開眼界的感覺,說道:“同一軍旅,陰武統率則為強軍。”
季孫行父偷摸著看了一眼晉君姬壽曼,壓低聲音說道:“君上,慎言吶!”
大家都有眼睛,看了兩次晉國公族拙劣的表演,等呂武上場卻是另外一種結果。
看破不說破,好不啦?
曹君姬負芻正在問晉君姬壽曼,要對呂武怎麼進行賞賜。
他話講得太直接,提到兩次進攻受挫,還是等呂武出現才獲得勝利,不好好獎賞呂武的話,很說不過去。
其餘的國君冷眼旁聽。
他們不喜歡曹君姬負芻,未必喜歡晉君姬壽曼,不想參與那種明顯是白痴人物才會現在講的話題。
晉君姬壽曼沒有發表自己的意見,問士燮道:“寡人該如何獎賞陰武?”
士燮沉吟了一番,答道:“身為臣工為君上效勞乃是本份。君上賞賜陰武亦是為君者應做之事。”
這話一點毛病都沒有。
臣工為國君效勞,沒有得到應得的賞賜,下一次誰幹活還出死力氣?
欒書說道:“陰氏僅出兵兩百。”
國君一聽不斷點頭。
士燮看了一眼欒書,眉頭輕微地皺了起來,問道:“元帥何意?”
“賞賜,自是應當賞賜。”欒書笑吟吟地說:“主攻為公族,陰氏出兵寡也,得些許賞賜便是。”
“寡人聽聞陰武時時購買女隸?如此,宮娥盡賞賜陰武,可否?”國君覺得自己窮啊,銅器啥的肯定留下,宦官之類呂武也用不了。
至於說士兵類的俘虜?
國君想了想,之前呂武攻城已經有收穫,本來是想擷取七成,看在呂武這次幫了大忙,照舊例收四成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