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們感到害怕就對了。
他們在整個試驗的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太少,其實就個當個工具人。
說明哪怕沒有他們,換作是其餘人,呂武依然能夠完成自己的實驗。
既然不重要,又參與了全過程……
聽說過嗎?
關於知道太多的下場。
呂武看過去。
三名匠人立刻雙腿發軟跪倒在地上,口呼:“饒命!”
這些天,呂武其實一直在思考要不要殺掉參與試驗的匠人。
他使用的冶鐵技術是現在所沒有的,並且獲得了成功。
匠人們來自魏氏首先就不保險,再來是連他們都不敢保證能夠保守住秘密。
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為了保住一個秘密去殺人,會一再重複地發生。
呂武不發一言地離開。
他想殺,但是不能殺。
匠人才剛到來,殺了這些鐵匠,不但其餘的匠人會察覺,不再賣力給老呂家幹活(甚至逃亡),連帶來自魏氏的武士也該有所聯想。
現在是老呂家最需要平穩和團結的時候,明知有風險也只有冒險留下參與冶煉和製作的鐵匠。
青和直、林,他們對視了一眼,走向了還跪在地上的三個匠人。
“今夕往後,爾等便自居一處。若與旁人言語、奔逃,殺無赦!”
事實上,呂武都不確定自己要將新技術封鎖多久。
老呂家沒有鐵礦,煤炭取自梁氏。
匠人方面只有數十,註定無法形成夠大的冶鐵規模。
為了保住連自己都不知道會藏多久的新技術,呂武覺得殺掉本來就缺少的鐵匠是一種很虧的行為。
再則,新技術成功了,肯定是要進行利用。
難道老呂家能奢侈到製作一批,就殺掉一些鐵匠的地步了?
控制自由,劃出專門的工作區,才是呂武當前最佳的選擇。
“先讓他們製作出足夠多的鐵料和半成品……”呂武壓根就沒有想過將所有技術都給魏氏,他思考道:“先進行技術積累,也能打造出一些成品,規模性質的列裝則暫時沒必要。”
說白了,老呂家才多少人,又能武裝起多少士兵。
可進行積累是每個家族都會做的事情,呂武不能明明能辦到,卻不去做。
呂武的構思是,接下來就該製作鐵甲,但要先將防鏽給搞明白了。
後面的數天,五柄成品的鐵劍被製作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