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目前水土流失屬於不存在,並不是光禿禿的黃土高坡。
甚至,一眼看去到處充滿植物,一些深山中多的是需要幾人懷抱才能合攏的參天大樹。
要是在現代去過陝西,穿越過來再來看,真的能體會到什麼叫時過境遷。
“山澗交錯?”程滑覺得自己有些聽不懂,問道:“山中有原,其間多存部落棲息?”
呂武並沒有用錯詞。
山澗指的就是一些有潺潺流水的複雜山地,它們會進行匯流,形成山地內的一種溪流。
而有山澗就有山,有水源就能棲息。
這邊也不全是山地,一些山地會包起了某塊區域,使其形成盆地平原或幽長山谷。
沒有被破壞式的開發,以放牧和採集為主業的胡人,他們能放過這種物產豐富的寶地嗎?
聽呂武的描述,程滑的臉色越來越發木,其餘的幾名旅帥臉色則是很不好看。
說白了,他們真的不是要到一處曠闊無邊的平原上尋找敵人,地形方面與晉國國內的區別並不是太大,有區別的是他們不熟悉這裡。
山體密集的區域非常不適合大兵團作戰,也就能證明韓厥為什麼會拆分兵力,又吩咐那些“帥”說還能再次進一步拆分部隊。
因為對地形不熟悉,程滑需要等派出去偵查的人手回來,才能下達新的命令。
一個“師”的戰兵再加上輔兵,將近兩萬人,擠在距離大河二十里多處,有些營地都需要駐紮在小山坡上。
這樣一待就是四天。
程滑歸納了偵查人手的情報,包括地形的描述,以及發現的一些狄人部落棲息地。
他再一次召集五名旅帥,簡單地介紹情況,用著木木的表情說道:“此間三十里狄人甚寡,多為老弱婦孺。”
其餘的旅帥露出了喜色,呂武卻是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有發現部落,可是裡面的青壯不多?
這就只有一個解釋!
他們的青壯被集中起來,可能是早已經開拔前往某處,也不排除藏在附近的哪裡。
黃召難掩興奮地說:“此為胡,非列國也!”
那是不是不用宣戰,趁著他們內部空虛,進去殺一圈、燒一把、劫一波?
程滑依然是那種木木的表情,用眼睛掃視眾人,特別留意呂武是個什麼表情。
楊度問道:“三十里內無敵蹤?”
這個很不對勁。
白翟不是響應了秦國的邀請,跟晉國已經實際上出於交戰狀態了嗎?
大河分東岸和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