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不算失禮。
韓起指的是,車上就他和呂武是貴族。
而青是呂武的御手,也算作自己人。
相信車上的人不會大嘴巴亂傳出去。
回去的路上,外來者在觀察老呂家將食邑建設成什麼樣。
他們對道路的印象最為深刻。
很多地方的道路,一到下雨天不但會變得泥濘,還會佈滿了大大小小的水窪子。
雨已經下了四五天,老呂家的道路看上去大體上還行,哪怕有些路段布著泥濘,卻看不見坑坑窪窪。
這條路的狀況良好,只因為用了不少的碎石子和煤渣,上面再鋪上一層薄薄的泥土。
碎石子這玩意漫山遍野都是,老呂家在開墾荒地,必然會清理田畝上的石頭和石子。
呂武又開了一些冶煉的爐子,燒了之後的煤渣,單純丟掉太浪費。
平地上挖開大約二十厘米的深度,再填上本來就堆積的石子和煤渣,等於就是二次利用。
將一眾人接了回去,卻不是直接去呂武的住宅。
一名貴族,怎麼可能就只有一個住處,肯定會有多處的莊園。
呂武將他們帶到的是一座山的山腳。
有一道臺階直連上面半山腰的莊園,等於說車上不去,想上去只能步行。
一群人冒雨而上。
呂武親自牽引師曠,一邊走一邊隨便聊著。
半山腰莊園的建築物依然是採用磚的結構,用到的木材不少,修得比平時住的地方都要美和舒適,是用來與家臣飲宴,也是用來招待外客的地方。
他們來到一棟有兩層的建築物,第二層就是一個面積頗大的大廳。
坐在這裡朝向西面,能夠看到山腰下的格局,視力好能將老呂家分佈的莊園以及村落盡收眼底。
現在正在下著雨,風也有些大,大廳裡的窗都合閉著,裡面點上了油燈。
“此地……”師鐮腳踩木板,訝異道:“皆為木?”
他其實應該再加上“板”這個字。
目前當然是能將木頭弄成木板,只是缺少合適的工具,不但需要老工匠親自來,成品率也並不高。
但老呂家不一樣,呂武已經弄出了各種鋸子,連帶刨刀和銼刀都做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