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的霍之戰期間,白狄集結了四萬多人馬逼近晉國的邊疆。
呂錡響應了國君的號召,也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封地安全,帶著家族的一個師前往迎戰。
霍之戰的晉軍與秦軍還沒有分出勝負,有訊息傳了過來。
魏氏一個師(6500戰兵,輔兵一萬四千多人),輕易地擊潰了來犯的四萬多白狄。
那一戰,呂錡親手斃了十四個狄人首領,武勇的名聲再一次得到延續。
呂錡十幾歲就表現出了武勇的一面,年紀越大越勇猛,算是魏氏的頭號猛將兄。
魏氏家族私軍擊敗白狄後,沒有終止戰事。
他們殺進了狄人的生活區,俘獲和繳獲無數,美滋滋地回師了。
一個魏氏師就能在正面戰場擊敗四萬多白狄,又深入百里左右,再安然撤退?
呂武之前也一再聽梁挈吹噓欺負胡人的事情。
這不是封領建設初期已經完成,接下來需要動用的勞力會更多嗎?
他認為北邊的胡人經過魏氏的掃蕩應該殘了,不去欺負真的會很不好意思。
只是展開行動之前,還需要穩一波,派人先去窺探看看。
另外,他還想拉上老梁家。
畢竟,梁挈不止一次去那邊圍獵和走商,對那邊的地形非常熟悉,是個很不錯的嚮導。
梁挈帶上豐厚的禮物踏上歸途,隨行的還有老呂家的斥候。
他在回去後需要派出人手,帶老呂家的斥候進入狄人和戎人的生活區。
察覺到呂武被胡人地盤感興趣,梁挈並沒有被搶食的惱怒。
以前,梁挈一直邀請其餘貴族一塊發財,只是那些貴族興趣缺缺。
老梁家的實力不強,梁挈雖然吹噓怎麼欺負胡人,更多的時候只是進行貿易,搶劫也只能是對小部落下手,還不敢幹得太過於明目張膽。
有呂武參與進去,不等於老梁家的收穫會減少,只會因為出動武士更多,獲得的收穫也會增多。
梁挈的收穫只會更多,不會減少的。
向北邊胡人下手這種事情,呂武有那個心思,卻是一點都不著急。
他需要一段時間來整合麾下的武士,熟悉也是磨合。
霍太山不但資源豐富,裡面躲藏的野人也不少。
有相當一部分的野人是上次“陰”地領主被滅門後,逃了進去躲藏。
對這一部分野人,呂武的做法是讓當地派出代表,勸那些逃民出山歸入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