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的大貴族通常的時候還是要臉的。
他們哪怕要巧取橫奪,也不至於這麼明晃晃。
荀氏是大貴族沒有錯,並且遠比魏氏更加的牛逼。
要知道,荀氏可是先後出任了好些個“卿”,不是荀罃有出戰楚國被俘的過往,他也不至於比自己的侄子荀庚官階低。
荀罃被俘是十五年前(公元前597年)的事了,他六年前(公元前588年)被父親荀首用異母兄弟谷臣給換了回來。
這年頭被俘了其實沒什麼,只要保持對本國的忠誠,不做什麼丟臉的事情,於名聲其實毀壞的程度並不太高。
名聲無損,威嚴卻不免是要沒了。
荀罃回國之後一直都是在消沉期,未在履任什麼職位,導致自己的侄子都爬到了他的頭上。
去年,也就是公元前583年,晉國不但發生了趙氏主宗覆滅的大事,中行氏的智氏家主荀首也病逝了。
中行氏其實是有三支,為中行氏、荀氏和智氏。
荀罃在荀首病逝之後繼任了智氏家主的職位,他必須要有所作為,可是太高的職位早就有人去佔坑,鑑於中行氏的確是個大貴族,輕易獲取了下軍佐的這個職位。
堂堂一個軍團的參謀長,逮住一個來報到的小貴族,開口就索要好處?
這……
呂武一聽叫荀罃,其實荀罃是誰他並不知道,卻知道中行氏、荀氏和智氏同氣連枝。
尼了個瑪的!
這是比魏氏還牛逼的大貴族,卻遠比魏氏更加不要臉。
“小子(自謙)歲微,幸得魏氏、韓氏垂憐,方可效力。”呂武碰上了這麼一個家族實力強,又是軍團實際大佬之一,真的非常腦殼疼,小心翼翼地說道:“贈二氏之法,小子未敢洩漏。”
荀罃還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樣,點了點頭。
他沒有說什麼話,意思大概是:小夥子,編,接著往下編,我聽著呢。要是不給點實際的好處,給小鞋穿事小,信不信哪裡會死人,派你去哪裡。
“小子得天之幸,偶有所得。”呂武知道自己碰上一個貪婪又不要臉的大貴族了。他略略地將水利工程講了一些,複道:“此法,欲獻予魏氏、韓氏,或可由長者先行一觀。”
你特麼個不要臉的老傢伙啊!
老子背後也是有人的!
有一個關於水利系統的工程,老子既然想獻出去,你佔一份好了。
當然,其實呂武之前並沒想過要將水利工程的概念獻給魏氏和韓氏,他被逼得必須拿出點什麼,心不甘情不願就拉上了魏氏和韓氏。
荀罃抿了抿嘴唇,狼一般地盯著呂武看了一小會,再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說道:“武,果為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