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呂家一下子給增加了兩百人口。
如果沒有新的收益途徑,不會因為增加人手而得到振興,該是從緩速的衰敗,變成速度極快的破產。
老祖母讓呂武想做什麼就去做,她不止是嘴巴行動,默默地規劃好了新的口糧,拿出不多的財貨準備蓋新的屋子,還打算回孃家求援。
她本來想要到呂家支撐不下去,才要嘗試回孃家尋求幫助。
現在,她看到了呂武能夠重新振興家族的希望,甚至或許還能更進一步,提前啟用自己的底牌了。
呂武那麼久了都不知道自己祖母叫什麼。
很多的晚輩,都是從外人那裡知道自家長輩的名字。
畢竟,作為孫子當然只會稱呼奶奶,不可能直接喊名字吧?
呂武還是從魏相來家裡備下的禮物,才知道自己祖母被稱呼為呂韓氏。
也就是說,老祖母是嫁給了老呂家的韓家人。
“祖,要出門?”呂武初步搞清楚了匠人都能幹什麼,要進行規劃時,聽家老來彙報,隨口應道:“曉得了。”
家老欲言又止,忍無可忍地提醒:“當送。”
華夏文化講的是百善孝為先。
呂武則是來自現代,不是說不知道百善孝為先,只是很多禮節早不是那麼講究了。
“哦,這樣啊……”呂武放下手頭的事情,甚至親自規劃起了老祖母出門該帶多少人,心想:“儘管不是真的親人,她出意外對我好處更多。可是她又不干涉我做什麼,甚至支援。我何必這麼冷血呢。”
這一次老呂家闊綽了!
呂武親自挑選出三十名武士,又讓家老去將屬民中的青壯都喊來,組成了一支比他出門更龐大的隊伍,還將魏氏留下的馬車以及車伕派出去。
老祖母得知行頭都是呂武準備,看呂武的眼神變得柔和。
而之所以招來屬民中的所有青壯,有呂武自己的想法。
他不好直接問有多少青中年男性勞動力,趁著祖母要出門,過一遍眼。
家老不敢糊弄主人。
屬民得到應招不敢不來。
來的青壯卻有七十六人。
近五百屬民,有七十六名青壯,看來這個封領的人口構造還是挺健康的。
不,或者說是健康過頭,導致了另類的不健康。
找了個機會,呂武問了家老,關於屬民的家庭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