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便只能智取。
她咬著唇,像是下定了某種決心。
翌日,百里嫿照常去了御書房,百里誥正在伏案批閱奏章。他旁邊摞著一堆已經批閱過的奏摺,還有一些零零散散的鋪在桌子上,應該是還沒有看的。
她走過去將還未批閱的奏摺按著事情的輕重緩急,分門別類的擺整齊。
如此一來,百里誥批閱起來就輕鬆多了,也沒有因為上一件事如此至關重要,而下一件奏的是芝麻大的點小事而怒火中燒。
越到後面越輕鬆,百里誥終於長舒了一口氣,批完了所有的奏摺。
“父皇,請喝茶。”
少女軟軟糯糯的聲音聽起來乖巧極了,令百里誥緊繃著的神經放鬆了下來。
百里誥接過茶杯,才注意到她欲言又止。
他將茶杯放下,雖只很平常的一個動作,卻由他做出來,帶著無上的威嚴和壓迫。
不過他說話的時候嗓音平緩,“你有什麼話直說。”
百里嫿像是掙扎了一下,才說:“我剛才看到一份從川北來的摺子,上面寫著那裡的百姓拒絕領取朝廷發放的救濟糧,眼見這冬天還有個把月才會過去,他們不領糧食會不會都餓死?”
百里誥也正在為此事發愁,他正好想找個人打個商量,見她主動說出這個話題,便也沒計較她參政的事。
“都說窮山惡水出刁民,真是一點也沒說錯!朝廷本是好意,朕還親派一國太子去救濟他們,他們倒好,不但沒有把朝廷放在眼裡,還拒絕領救濟糧?”
百里誥氣惱又疲憊的揉了揉眉頭。
“那他們為什麼不領糧食呢?他們不領糧食難道不怕餓死自己的妻兒父母?這些人怎麼跟瘋子一樣?”百里嫿疑惑的問。
百里誥嘆了口氣,“當地百姓暴動,你太子皇兄下令抓了一些帶頭鬧事的人,所以他們這才拒領救濟糧。”
百里嫿注意著百里誥的表情,慢慢的說:“恐怕……不止抓了些人那麼簡單吧?”
百里誥深沉的眼眸瞬間如兩道利劍射向她,不過很快又恢復平靜,“帶頭鬧事,不把朝廷放在眼裡,殺他幾個人又如何。朕要是在場,也會如此做。”
“父皇說的對。對於任何藐視皇威的人,必定嚴懲不貸。可是父皇,這樣鬧下去也不是個辦法,川北它無論如何都是我們離宴國的疆土,難道您真的忍心看著那千千萬萬的子民餓死荒野嗎?兒臣斗膽,向您提個建議……”
百里誥自然是不想讓這種矛盾愈演愈烈,可是讓朝廷放了那些帶頭鬧事的人,是不可能的。
他倒要聽聽,宋睿教出來的學生會提出什麼建議。。
“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