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浪從迷霧世界中退出的時候,甄洛已經離去,只剩下一縷香風縈繞院中。
接下來的幾天裡,除了綠柳送飯外,沒有任何人來過沈浪這小樓。
因為河神祭之後第五天就是童生試,這才是真正關乎每個學子前程的重要考試。
對於一般百姓而言,一旦家中出了個童生秀才,那便意味著至少有三口人可以免除賦稅。東雲國賦稅在六國中不算重,但對於本就收入不高的一般家庭而言,依然是一筆巨大的開支。
更不用說成為秀才後的種種特權,例如見官不跪、刑不上大夫之類,毫不誇張的說,考上秀才對一般老百姓而言,是真正的實現了階級跨越。
當然,要過童生試也沒那麼容易。
沈浪這段時間除了讀書外,也仔仔細細瞭解了下這個世界。
和他上輩子的封建王朝有些相似,一般家庭是很難供給一個讀書人的。
首先是家庭收入方面,一人讀書便等於家中少了一個勞動力多了一份賦稅。
其次就是書籍的價格,一般家庭三月的收入才能買得起一本尋常的書籍,更別說一些儒道大家的釋疑解惑,那根本不是一般家庭能接觸的。
自然也有私塾族學之類,專門供人讀書的地方,但尋常家庭根本接觸不到。
私塾自然不必說,束脩就是一筆沉重的負擔。而族學倒是可以供一般人家進入,但那也只是針對自家族內。
更別提高階一些的書院,那裡只錄取私塾族學中的佼佼者,一般人除非是身份背景深厚,否則很難直接進入。
當日裡沈浪詩成鳴州,林棟也只是說留沈浪在書院讀書,可沒說把他收入書院門下。
而沒有經過系統學習就想考上童生試,那基本上是做夢。
別看童生試說著簡單,就試帖詩、聖人錄和答聖問這三個內容,但這其中包含的卻是海量的知識。而且朝廷的政策傾向,當年的各地情況,國家之間的外交政策,這些也都會影響考題的範圍。
如果沒有老師的押題,一般人根本無從下手。
別看沈浪一路讀書似乎很順利,那是因為他除了有沈東來和楊家的無限支援外,還有林棟為他送來各種資料。
但即便是沈浪,即便是他擁有另類的“過目不忘”,現在回想一月前說要考童生試的事,也會覺得有些草率了,頗有些無知者無畏的感覺,完全低估了童生試的難度。
清晨,沈浪一如既往的帶著一本書到河邊,到中午時分剛好看完,點著火燒掉後,這才返回小樓。
楊豹已經帶著兩名家丁和三位讀書人等在了小樓裡。
因為明天就要開始童生試,所以今天就要回縣城去。這兩位讀書人都是楊家族學的,要和楊豹一起進縣城趕考。
楊豹還是老樣子,見著沈浪就笑眯眯的,一副樂天派的模樣。
但不得不說,他這種輕鬆的態度,倒是讓沈浪也跟著放鬆了不少。
這兩位讀書人對沈浪很是客氣,見著他回來立刻率先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