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奈良,興福寺,悟虛在此還有些善緣。但這一晚,悟虛再次遊歷至此,借宿其中,看著興福寺上下,連同那個娶了妻的主持,在寺中晨鐘暮鼓早晚課,持印誦咒生死歌,不由毛骨悚然,大恐懼。一群死人,虔誠禮佛,本也屬於正常,地藏菩薩在陰間普度眾生,所受香火功德,便有死去亡靈貢獻。但這興福寺一干僧眾,都已變成鬼般的陰身,其願念之力,帶著濃濃的死氣,竟然對佛息具有極度腐蝕作用。便是一日一夜,悟虛便感覺自身修為乃至生機,暗中流失了不少。
這是一種莫名而真實的感覺。悟虛心中大駭,遂從禪房飛出,合掌持蓮花印,打出數道佛光,以中陰聞度得救秘法,一邊將寺中一干僧眾悉數超度,一邊不由暗歎,那蓮花生大士或者說是其化身,終究是沒有成功,或者說只是成功了一半。所謂“重論因果,再造輪迴”。所謂重論因果,不過是在某種私設公堂,替天行道罷了,甚至善惡獎懲,不過在於一念之間。當然私設公堂,甚至於類似帝王一般,如閻羅王一般,乾綱獨斷,從技術上來說,倒沒什麼,畢竟蓮花生大士乃佛門大德,境界在那裡,不可以人世間尋常所謂民主自由道理而論。但再造輪迴,終究不過是利用那青銅玄棺,收攏死去之人的三魂六魄,再以匯入死氣凝練的軀體,而並非真的是投胎重生,並非真的輪迴。
隨著悟虛的超度,興福寺一干僧眾,肉身消散,魂魄飄蕩在空中,半是驚恐半是暴戾朝著悟虛張牙舞爪。悟虛跏趺而坐,朗聲喝道,“爾等還速速前往陰間,轉世投胎?!”
“陰間已無,悟虛大師,卻是要他們何處去?”寺外一個聲音傳來,緊接著,無生大師,合掌走了進來。
“陰間已無?!“悟虛望著無生,失聲問道。眼前的無生大師,乃是蓮花生大士的化身,他說出這樣的話,悟虛豈能不驚?!不信?!
”悟虛大師,可曾去過陰間?“無生大師,看了悟虛一眼,幽幽地問道。
陰間?悟虛真的沒有去過。換做沒有穿越之前,悟虛也不相信真的有陰間。但穿越而來,悟虛修行多年,又豈能不相信有陰間存在。若是沒有陰間存在,那就沒有了玄幻,沒有了神鬼妖魔,沒有了修行,沒有了滿天神佛,甚至連自己的穿越也是虛幻的了!
若是這些都沒有,那什麼才是有的?什麼才是真實的?難道真的是所謂的本心麼?若是如此,恐怕一切皆是虛妄!
悟虛愣了愣,忽然笑道,”笑話!若是如此,那千百年來,千千萬萬死去的人,其魂魄去了哪裡?地藏王菩薩?又在哪裡?你我,如今這般的存在,又有何意義?!“
無生,沒有作答,消散不見。悟虛卻被勾起了疑心,腦海中迴盪著方才的疑問,一陣亂飛。
興福寺一干僧眾,其魂魄,在陰冷夜風中,漸漸稀薄,化作一絲絲,一縷縷,在無形夜風中,在激盪的海浪聲中,或消散無影蹤,或附著在寺中就近之物,或隨風飄蕩至遠方,再消散無影蹤,再附著在許多許多不可見的物體上。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悟虛腦海中,不由想起這句詩來。
骨灰灑向大海,灑向戰鬥過的地方。悟虛不由想起,後世無神論政府之宣傳。
死亡,便是一個終極。落紅雖有情,但卻成了春泥,這其中,於今夜看來,還有極大的機緣湊巧,還終究不過是春泥。所謂骨灰灑向大海,對於大無畏的革命人士,除了最後的奉獻,未嘗沒有幻想和超越輪迴的浪漫主義。
只是,這般消散,有幾分把握,幾分自主。能保證落紅真的化春泥,死後的骨灰也能見證生前的奮鬥和犧牲?
願念之力雖有,若是陰間無存,因果輪迴不再?
悟虛回想著興福寺一干僧眾的魂魄,就這樣一絲絲,一縷縷,隨今夜之風,飄蕩消散,終至無影蹤,默然無語,半響方才自言自語道:
所謂法界,不過觀想。
心有所願,便成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