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無生,也就是蓮花生大士化身,說陰間不再。悟虛無比震驚!
作為一個修佛之人,是很難有陰間不存在的結論的。同樣,若是陰間不復存在,修佛之人也面臨極大的難題或者困惑。因為,這回根本上動搖佛法基礎。因為佛門基本要義,便是輪迴,而陰間便是輪迴的一個去處,一箇中間站,一個環節。正因為有了陰間,所謂六道輪迴,人道、餓鬼道、地獄道,才有了基礎。從而,才有了因果迴圈,報應不爽,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是真如無生所說,陰間不未曾真的復存在?那麼以上種種,都有了極大的破綻,無法自圓其長久以來的說法。
這是從佛門理論上來說,如果從實際來說,若是陰間不復存在,人死了之後,又到了哪裡去?新的人類生命,又從何來?再則,若是人死如燈滅,今生今世,又有多少人會敬畏因果,行善積德?
悟虛首先是不信。但悟虛細想起來,自己確實沒有去過陰間,也沒有任何的接觸和感應。方才,悟虛又看到興福寺一干僧眾,被自己超度之後,驚恐抱怨之後,竟然是四處消散,附著在花草土石等事物之上,好似肥料一般,隨後漸漸融入其中。這一番情景,倒令悟虛想起後世自己所接受的唯物主義教育,人死了就死了,就化作各種物質,重新迴歸自然界。
悟虛困惑,甚至有點焦慮。這涉及大是大非,涉及到修行的根本。由此,也更加理解蓮花生大士或者說這個無生,為何要再造輪迴了。
悟虛唯恐東瀛扶桑被無生大師施展了大神通大秘法,又起身飛至東南沿海。先於定中,細觀人之將死之其時,其肉身自不必說,更見其魂魄離體片刻,也漸漸消散,化為烏有。以往此時此景,悟虛便是以為其人魂魄進入了陰間冥府,但此刻悟虛經過先前的頓悟,修為境界已不同,所看到的,大多便是如同在東瀛扶桑所看到的一般。那些魂魄,被風一吹,便破碎,如花粉,或落入泥土,或沉入江河,或飄入禽獸口中,或綴在花草之上,有一小部分,則是附著在其人生前所喜好之物上。有少數人,執念甚深,死之後,其魂魄不散,成為鬼。更少數人,魂魄比一般人強大不少,死之後,其魂魄成為鬼之後,竟然能再入肉身,成為所謂的陰身。真人以下的修士,死之後,也不出上述幾種。
陰間在哪裡?悟虛帶著深深的疑惑,復又飛至東瀛扶桑。這東瀛扶桑,陰氣越來越重,雖有日夜之分,但在神識感應下,卻是一片茫茫灰暗之色。悟虛一邊疾飛,一邊放出神念,要找無生出來問個清楚。
忽然,前方一道亮光沖天而起,如噴泉般噴湧濺射出許多白色光芒。緊接著,那些白色光芒又變成一個個蒼勁古樸的文字,如螢火蟲般,飛舞不已,釋放出一道道浩然正氣。那些身處其間的陰身之人,隨即傳來淒厲的慘叫聲,隨後化作縷縷黑氣,朝著四處逃逸。但那些黑氣,凡被白光所照,凡被浩然正氣所及,全都消散一空。
整個東瀛扶桑,開始震動,天空漆黑一片,似乎有極其龐大厚重之物,在高高施壓,令人無比窒息。悟虛便看見,周圍的濃濃陰氣聚成風,許多東瀛扶桑“人”,放下手頭的工作,無分男女老少,奔跑著,甚至乘風飛翔,朝著那白光所在之地咆哮而去。他們不再懼怕這古樸的文字白光,也不再懼怕那浩然正氣,縱然消散,卻又很快聚攏,恢復原形。
過了片刻,一個赤紅色身影,如烈日般騰空升起,那些陰氣鬼氣,陰身之人,紛紛化作烏有。悟虛定睛一看,正是浩然峰馬靈華,祭出了赤明天書。
“悟虛大師!有鬼修利用青銅玄棺,溝通了幽冥地府,已經此地變作人間地獄。還請大師,速速返回東南沿海,早做謀劃!”馬靈華也看到了悟虛,一邊對著悟虛說傳音說道,一邊帶著一干浩然凌然的儒門修士,疾飛而出,朝著西面大陸飛去。
悟虛沒有作答,更沒有隨其出去,之暗歎一聲,隨即誦了聲佛號,手結地藏菩薩本尊印,周遭的那些陰風便止住,那些快要衝過來的陰身之人,也一改猙獰面目,合掌行禮,側行而去。
悟虛見果如自己所料,便祭出九葉青蓮燈,再度顯化出曼荼羅法界,將周圍的陰身之人一一攝入煉化。這等於是在和無生搶奪資源。如此沒過多久,天空中便有一道青光垂下,化作光幕,圍在悟虛和九葉青蓮燈周遭,隔絕了外界,隨後一聲佛號,無生的身影浮現,似真似幻地站在悟虛面前。
“廬山大陣開啟在即,天外天通道即將開啟,悟虛大師為何還徘徊在這幽冥之地?”無生默默注視著悟虛,沒有開口,聲音直接在悟虛識海中響起。
他的氣息,似佛似鬼似魔,難以定論。悟虛默默感應了片刻,行禮道,“多謝大士出手相助。”見無生沒有回答,悟虛便確認先前廬山雲海乾坤島之上,確實是其出手相助自己,也確認無生真的乃是蓮花生大士化身。
頓了頓,悟虛復又說道,“方才大士說陰間不復存在,此事關係甚大,悟虛多有不解,還望大士賜教。”
無生,頓時變得寶相莊嚴,語帶慈悲地答道,“因果不空,輪迴永在,這陰間自然也在。”
“哦?”悟虛面露不悅,之前明明說過陰間不再,怎麼此刻又說在了?!這種事情也可以用來打機鋒?!
悟虛正要再問,那隔絕九葉青蓮燈與外界的青光之幕消失不見,無生身影也復漸漸淡去,消散在茫茫陰氣之中。
陰風陣陣,蕭瑟至極,悟虛環顧四周,心裡不由湧起一股寒意。他忽然聽懂了無生的話語!陰間還在,就在自己周圍,就是如今的東瀛扶桑!
最初,無生奪了自己的曼陀羅法界,取名為幽冥殿,說要“重論因果,再造輪迴”,悟虛以為他是要此曼陀羅法界為幽冥地府,是為陰間。卻想不到,無生他是要以東瀛扶桑為陰間,要以己之力,在這人世間建立一個陰間!
而這不是悟虛所願聞願見。悟虛先前聽聞無生言道,陰間不再,驚惑之間便有發願,若是陰間不再,便要想出一個法子,來圓融陰間不再所引起的佛諦闕漏。此心,與無生相同,此法也與無生想通,都是要再造陰間,再造輪迴。但悟虛是決然不會採用無生這種做法的。
悟虛合掌,默然而行。周遭陰氣森森,陰風瑟瑟,陰身種種,更有一些有修行的陰身,如飛鳥在幽暗中疾飛,如蛇蟲在山川逡巡。自從那無生暗上廬山雲海,在乾坤島汲取了不少靈氣、陰氣、元氣之後,藉由青銅玄棺,使出了好大的神通法力,如今竟然將這些陰身修士,化作黑白無常一樣的執法者,晝夜不停的出沒,維護秩序,管理一切。也許是無生暗中命令的緣故,悟虛所行之處,那些陰身修士,紛紛避讓,當然這也是因為悟虛剋制,沒有刻意外顯佛門氣息,驚擾到眾多陰身罷了。
悟虛就這樣默默行走在無生所創造的這人世間的陰間。無生之舉,固然非己所願聞願見,但悟虛一時之間,也不能言其對錯。無生乃蓮花生大士轉世而成的化身,其一言一行,皆有深意,莫能以常理俗情度之。悟虛還記得,後世還有所謂的人間淨土一說,所謂的人間禪。如此類推,如今此刻,無生大師在人世間再造陰間,似乎也未嘗不可?
悟虛合掌低誦,心中不由回想起先前自己在廬山雲海乾坤島上那一番遭遇。先是,識海被真靈封鎖,六識幾乎斷絕,外界所有一切輾轉傳遞進來,變了顏色,變了模樣,變了氣味,變了感觸,光怪陸離,形成一個荒誕而真實的世界。待到識海解封,六識重現,前後對照印證,悟虛方才頓悟到“虛實兩空”,方才頓悟到“如來藏中,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方才頓悟到“此心,此知,此業,便是此世界”,方才有偈,“所謂法界,不過觀想。但應真實,修我本心”,方才有偈,“所謂法界,不過觀想。心有所願,便成其實”。無生大師此番種種,可謂跳出了原先自觀自想的曼陀羅大法界,而直接在真實的人世間,修其本心,成其陰間。
是以,悟虛行走在這人世間的陰間,行走陰氣陰風陰身間,卻是有些許無奈。雖直覺不妥,非己所願聞願見,卻只能默然潛行,靜觀其變。
沿途所見,有“陰人”,被陰身鬼修拿住,或用鐵錘狠狠地砸,或用刀劍砍成醬泥,或用大火燒烤,或剝開皮用鐵水灌注,或撕裂開四肢令惡獸分吃。。。。。。。地獄景象。
忽然間,悟虛猛然發現,那入此種種地獄之人,竟然有一些似曾熟悉的面孔。再一細看,竟然乃是先前自己飛至東南沿海,探查陰間是否存在之時,所觀察的一些將死之人。他們的魂魄,竟然真的被吸引了過來,到了這蓮花生大士在東瀛扶桑所造的陰間!他們似乎是有惡報之人,一個個都在此間,受那諸般酷刑,不得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