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玄幻魔法>大明佛> 正文 第四百零二章 蘭若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四百零二章 蘭若寺 (3 / 3)

這倒沒什麼,佛法萬千,隨眾生根器秉性機緣等而有所方便。但悟虛之所以沒有回回應張翠露、何其峰等人的原因是,悟虛明顯感應到,那木棺中之人,在來到這蘭若寺之前,其神魂,便早已不在。按照佛門專業術語來說,便是中陰身早已不存。悟虛先前沒有細查,但修行過蓮花生大士的《中陰聞教得度秘法》悟虛自信,若是這死者的神魂,或者中陰身,在蘭若寺這段時間,無論何種往生,都不可能逃過自己的感應。

當然,圓通等人,境界修為不夠,可能沒有感應,可能只是照本宣科。但作為施法者,所施之法,成未成,應該是能夠感應到的。

悟虛凝目細望之際,那圓通卻突然結束了誦持,如釋重負地從走到身邊的一名僧人手中接過一束檀香,捏在手上,朝著木棺拜了拜,然後鄭重其事地插在了長几上面的香爐上。其餘僧眾也停止唸誦往生咒,有口宣佛號不止。那些凡俗東瀛人,見圓通朝香爐中插上香後,便也停止了哼唱,不自覺地朝著圓通和那盛放著死人的木棺緩緩圍攏了過來。

圓通這時候,又開始說話了。很大聲,可惜是日語。抑揚頓挫,時而急促,時而舒緩。感覺上像是在做宣講,在做動員,或者在洗腦。待到,長几之上香爐只餘灰燼時,圓通方才住口不言,滿臉疲憊地站在那裡,合掌肅立。那些凡俗東瀛人,也跟著肅然默立之後,方才有條不紊地繞著麼木棺走了一圈,依次從後門走出蘭若寺去。不一會兒,便幾乎走得一乾二淨,消失在彎曲的山路和深沉夜色之中。只有幾名似乎是至親的人,還站在木棺旁邊,狀極哀傷,不過也沒過多久,便離去。那口棺材,隨即也被寺中僧人移走。圓通等人也自散去。

悟虛微微搖頭。中陰之身,早已不在,今晚這一出,不過是場封建迷信的鬧劇罷了。

第二日早上用齋後,悟虛想了想,遂對圓通提及了昨夜之事,含蓄點出,不可隱瞞事實真相,誑騙禮佛敬佛的施主。那圓通默然無語,良久之後方才喟嘆道,”死者本是我們當地的一名武士,昨日在蓬萊客棧從應天府渡海而來的大修士,靈氣化劍,洞穿肉身,斬碎魂魄。“

蓬萊客棧的夥計?昨日應天府來的大修士?。。。。。。

悟虛心中一動,正要開口。那圓通又說道,“悟虛師兄也是昨日至東瀛扶桑長崎島來,也曾去過那蓬萊客棧投宿,當知道那名應天府派來的修士是何等厲害,何等霸道。”

圓通所謂的應天府來的大修士,悟虛自然知曉。昨日,悟虛見到那殺人於無形的白光,便已知曉。應天府方面,鎮守揚州府的真人修士,儒門高手,玄衣真君是也。揚州府瑞福樓,別院中,悟虛曾和他交過手,被其一拖延,卻讓程松被玄靈子等人殺得魂飛煙滅。

在那圓通口中所說的蓬萊客棧,悟虛和玄衣真君,便已經相互認出了對方;但雙方都沒有明說,故意含糊了過去。悟虛是擔心己方行蹤洩露出去,被全真教真靈大修士追殺;而玄衣真君,是見識到了悟虛隨後在揚州暗殺行動中所顯露出來的身手,又作為儒門修士顧忌佛門和道門兩大勢力。

“想不到,這木棺中的死者,居然是被玄衣真君所殺。。。。。。”悟虛若有所思之際,圓通聲音又起,“逝者如是乎,生者何以堪?這便是因果,這便是劫數使然!”悲慼之中,透著深深的無奈。

悟虛不禁朝著圓通望去。只見圓通雙眼微閉,合掌向天。天上漂浮著濃濃的死氣,看似淡薄,看久了方覺得厚重如山。

望著一臉痛苦和無奈的圓通,悟虛眼前立刻浮現出昨夜上山參與那場法事的那些東瀛人。

這時候的東瀛人,也夠悲劇的。東瀛扶桑,從古至今,因為地理的原因,四面環海,地震、海嘯等天災不斷,都有一種困獸般的島民心態,外表內斂、敬天守禮,實則多暴躁,乃至兇狠,隨意生死。

如今這個時候,許多異國異族的修士,在島上橫行無忌,呼風喚雨,任意生死。再加上最近出現在上空淡灰雲氣,遮天蔽日,經久不散,益發讓這些人有種不好的預感。

悟虛看得出來,那名死去的武士,應該在當地東瀛人中間戰力不凡,頗有聲望,不然也不會有形形色色的人,深夜前來祭奠。只不過,這樣一位被加以崇敬和厚望的武士,卻被玄衣真君隨手一指,靈氣化劍,死得不能再死。真的是逝者如是乎,生者何以堪?

今夜東瀛人這場法事,與其說超度亡靈,倒更不如說超度活著的自己,更像一場集體慰藉或祈福。雖然平時各自做著各自的角色和事情,嬉笑怒罵一樣不少,夜深人靜時候面目便呆板可憎起來,猶如一具具沒有靈魂的軀殼。所謂心已絕望,模糊了生死界限,似乎隨時都可以去死,只為那傳說中的來世?

悟虛細細想來,從先前的可憐,忽然不寒而慄,只覺這蘭若寺好似有無數厲鬼,陰森無比。

正所謂

死氣深沉人不疑,山風嗚呼唱誦急。

往生咒念千百遍,只求來世心已寂。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