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化工精英> 第243章 遇襲(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43章 遇襲(上) (1 / 2)

雖然失去了承接寧西化工集團30萬噸氨醇裝置設計任務的希望,但是公司仍舊還要運轉,三十多口子人等著養活,所以依然需要繼續尋找新的專案。

九月初一天,耿志遠開車帶著木曉月趕到了梁城精細化工廠尋找機會。

農藥產品種類繁多,更新換代的速度也比較快,所以精細化工廠今年至少還要上一到兩個新專案,另外有幾套裝置需要進行技改。

這次到廠裡來,耿志遠主要是想拜訪一下相熟的餘汝銘和齊先華,看看能不能承接到設計任務。形勢所迫下,即便耿志遠不善於甚至不喜歡社交,也必須硬著頭皮走出來開拓市場。畢竟貓在家裡,專案是不會主動找上門的。

餘汝銘還是挺給面子,熱情接待了他倆。聽明白來意後,餘汝銘沉吟道:“我們這兒倒是剛好有個技改專案,準備對DCM裝置進行改造,你要是有意向的話可以報個價。”

梁城精細化工廠的中小型技改專案一般交由梁城市化工設計院設計,複雜點的大中型專案則會找省級設計院負責。

廠裡若將中小型技改專案設計任務交由遠為工程公司承擔,無異於搶了市化工設計院的飯碗,從而跟它形成了競爭關係。由於行業隸屬的歷史原因,市化工院在梁城化工系統內影響力頗大,遠為公司一旦動了它的乳酪,恐怕會帶來一些無法預測的麻煩。

但是類似遠為公司這種新興小型技術企業要想得到發展,只能憑藉實力四處粗暴地爭搶專案,想要維持一團和氣的話只會導致公司夭亡的悲慘結局。

“行啊,沒問題。”既然餘汝銘開了尊口,耿志遠當然毫不客氣道:“你把設計內容和範圍說一下,我好估計估計工作量。”

地方化工局取消後,原來隸屬於化工局的二級單位不得不各自獨立找飯吃,市化工設計院也從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落魄成了自負盈虧的企業。

雖然變成了企業,但是市化工院從上到下的思想還沒有跟著及時拐過彎來,服務態度和設計速度依然停留在原有慢條斯理的狀態,搞得各個化工廠頗有怨言。

去年,市化工院承接的精細化工廠技改專案從一開始便不順利,由於專案小收費少,設計人員哪裡肯用心?磕磕絆絆好不容易幹完時,已經是今年夏天。

一個技改的小專案拖沓了一年多才交差,精細化工廠能滿意才怪呢,所以餘汝銘願意把技改專案交給遠為工程公司負責,畢竟當年耿志遠給他留下的專業能幹印象太過深刻。

DCM裝置只有一個生產車間,本次技改主要是對加料、回收和尾氣處理系統進行最佳化,工作量並不算大。

耿志遠考慮一番後道:“餘廠長,工作量太小了不好報價,要不你再找個小專案我們一塊幫你們幹完得了。”

餘汝銘也知道DCM裝置工作量較小,猶豫了一會兒道:“要不DM裝置技改也交給你們吧,反正這兩個裝置用的原料都是來自你給我們設計的CCP專案。”

DM裝置技改的工作量相對大上許多,耿志遠暗自估算了一遍道:“這樣吧,我也不虛報多要,兩個裝置的技改一口價二十八萬,你看怎麼樣?”

如果換作市化工院,DM裝置和DCM裝置技改起碼收費三十萬以上,加上精細化工廠效益很好,二三十萬元設計費並不怎麼放在心上,因而餘汝銘當即點頭道:“行啊,二十八萬不算高,這兩個專案就交給你們了。”

梁城之行總算沒有白跑,又談了會兒設計進度要求和付款事宜,看看時間已是中午,餘汝銘做東招待耿志遠吃了頓簡單而美味的工作餐。

離開精細化工廠後,耿志遠並未直接返回省城,而是車頭一轉去了海濱縣楚遠塑編公司。

“耿工,咱們這是去哪兒啊?”木曉月見汽車並未駛上高速,而是掉頭往北而行,禁不住好奇的問道。

耿志遠一邊開車一邊答道:“去一個廠子看看,我跟他們老闆認識。”

木曉月眺望著車窗外一望無際縱橫交錯的農田和溝壑,感慨道:“好大的一塊平原呀,連天際線都能看到。”

“梁水河沖積平原,從市區一直到海邊都是平原。”耿志遠介紹道:“落差太小,所以海邊容易被海水侵蝕,大多是不能耕種的鹽鹼地。”

說話間來到了楚遠塑編公司,門衛認出是董事長的車牌號,還沒等車到跟前便趕緊開啟了道閘。

歐藍德來到辦公樓下剛剛停穩,陸怡、張樹林和陸文公便匆匆從樓上跑下來予以迎接。

木曉月見廠裡的領導對耿志遠帶扭頭哈腰非常恭敬,甚至頗有幾分討好的意思,搞得她疑惑不已。

“這是跟著我乾的學生:木曉月。”耿志遠扭頭把木曉月介紹給眾人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