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不亮西方亮,下山村不讓走我們就繞過它。”耿志遠胸有成竹道。
黎星一愣,十分困惑道:“繞過它?怎麼繞?”
“你看……”耿志遠攤開一張地圖道:“清泉村往南的新路還差五六百米沒有修好,差不多下半年就能通車。”
黎星道:“遠水解不了近渴,咱等不到下半年呀。”
耿直狡黠道:“下山村斷了路不假,但是我記得你曾經說過,桃花村有一條小道通往山下,雖然不能走大車,但是勉強能走機動三輪。”
黎星猛然醒悟道:“我記起來了,那條路是我在山頂指給你看的,雖然是條土路,卻剛好能躲過下山村。”
耿志遠笑道:“上次你帶著我在後山漫山遍野轉悠的時候,我就記住了這條小路。咱們可以讓送水的車先開到桃花村,然後用機動三輪轉運到山下,再用車接應運回來便是。”
“好主意!”黎星拍手道:“麻煩是麻煩了點,但是能躲過下山村這個攔路虎就挺好,咱們就這麼辦!”
“你讓孫經理多派幾個人手,雖然苦點累點,只要挺過這段時間就算勝利。”耿志遠悵然道:“等到南面的路打通,寄人籬下看人眼色的日子就會一去不復返了。”
“乾點事真難!”黎星嘆息道:“總有人不讓你舒心過好日子。”
耿志遠見她有些意興索然,只得寬慰道:“只要能解決的都不叫事,趕緊通知孫經理他們幹起來吧。”
跟黎星交代完畢,耿志遠又打電話和辛東風交流了一通。辛東風氣呼呼道:“耿總,我這次拼上老命也得把南面的路打通,以後再也不用擔心下山村卡咱的脖子了。”
耿志遠勸道:“辛書記,您別激動。雖然下山村不講道義,咱也不必跟他置氣。先按我說的辦法將就著,等下半年咱們的路通了車,再也不用受季某人的腌臢氣了。”
“行吧。”辛東風難為情道:“耿總,出了堵路這種事,我作為村支書真是沒臉見你。”
耿志遠笑道:“言重了,辛書記,幹什麼事都會遇到麻煩,些許小事不足掛齒。你讓鄉親們侍弄好果樹,等到秋天咱們爭取再有個好收成。”
“行,我一定給大夥交代清楚。”
自從清泉綠色食品公司開業後,不但高價從村子裡收購各色水果,還僱了五六十口子人到廠裡工作,一下子讓村民的收入水平整整上了一個臺階。
“季鴻宇!”辛東風暗罵道:“看著我們發財,你就眼紅去吧!饞死你這個龜孫!我呸!”
七月是畢業季,遠為工程公司終於等來了期盼已久的工藝專業畢業生。除了木曉月外,還有畢霞、宮強,以及跳槽來的駱遠航和馮亦菲,再加上李曦、王藝、耿志遠一共是八個人,工藝專業登時變得兵強馬壯起來。
算上其他專業招收來的新員工,設計部所轄員工人數一舉突破了二十人大關,創紀錄達到了二十一人,由此成為遠為工程公司第一大部門。
按照慣例,新入院畢業生需要鍛鍊和培養三到五年後方能獨自承擔設計任務,可惜急速成長的遠為工程公司等不得,耿志遠只能一邊給他們上課,一邊安排力所能及的簡單工作予以鍛鍊。
沒過多久,耿志遠便發現作為碩士研究生的木曉月,領悟能力和學習能力比本科畢業的畢霞和宮強高出一大截,就連有兩年工作經驗的駱遠航和馮亦菲也遠遠不如。
“真是撿到寶了!”耿志遠暗自感嘆道:“照此勢頭髮展下去,曉月很快便可以獨立承擔主項設計。”
八月底嶽為本得到訊息,寧西化工集團準備新上一套年產30萬噸氨醇裝置。他跟寇萬山和耿志遠商議後,決定參與投標報價工作,爭取將其一舉拿下。
所謂的招投標只是一個形式,最終決定權依舊在寧西化工集團董事長餘盛手裡。為了摸清競爭對手資訊,從而增加中標成功率,嶽為本等人不得不各顯神通,想盡一切辦法拉攏關係打探情報。
耿志遠首先想到了餘瑤,立刻聯絡請她吃飯,試著透過她走走門路。閒來無事的餘瑤倒是答應的很乾脆,隻身欣然赴宴。
為了避免孤男寡女一起吃飯時的尷尬,耿志遠又叫上木曉月作陪。木曉月性格開朗,餘瑤生性單純,兩個女孩一見如故,彼此一論竟然是同年同月生人。
有了木曉月作陪,席間很是熱鬧,耿志遠趁機問道:“小余,聽說寧西化工準備新上一套氨醇裝置,能不能給我們透露點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