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席小丁說到正本清源時,五個人同時一笑。
“山總,席總,說道科研,其實我有個想法。”這時李逸男碰了碰眼鏡,認真地道。
“什麼想法?”田耀明就坐在他身邊,馬上轉頭望向他。
“提供科研基金支援是一回事,但我認為,科研環境更重要。”李逸男抿了抿嘴,眉頭輕輕皺起:“我們要知道,不是每個科研單位,每個學校都像電科和遠芯這樣……”
“這是大環境問題,只能慢慢改變吧?”田耀明答道,然後望向蘇遠山和席小丁:“是不是?”
蘇遠山和席小丁連帶秦為民都同時點頭。
現在說學FA什麼的當然有點“那個”,但不可否認,確實有一批在改革開放後,特別是在國家實行產學研後的專家教授因為先走出了那麼一步,從而形成了某種“圈子”……就算是號稱風氣最為開放的遠芯,也不可能杜絕這種現象。
事實上,放大到全世界,這種現象都不可避免。
人情利益可不是隻有國內會講。
但最重要的,還是看給不給後來者機會。
“所以,科研基金是從大的方向影響,但小的方向呢?”李逸男望向眾人:“我們是不是可以和電科,或者其他學校也行,聯合成立一個或者幾個高規格的實驗室或者科研中心……這個實驗室,完全按照能者居上的規矩來,不講究任何情面。”
此話一出,眾人先是一怔,隨後同時望向蘇遠山。
就連席小丁也目光灼灼起來。
蘇遠山也在瞬間就眯起了眼睛。
席小丁見蘇遠山模樣,馬上道:“好想法!可以和電科成立一個高規格的半導體科研基地,一方面可以為國內半導體行業,為遠芯培養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招攬海外優秀的人才回來。”
“嗯……”
蘇遠山慢慢點頭,但隨即苦笑起來:“但現在哪有錢啊,夥計們。”
眾人:“……”
蘇遠山深深地呼了口氣。
確實,如果能夠成立一個專門的半導體科研基地——毫無疑問,半導體行業是數字化革命的基石,在肉眼可見和現如今最聰明的大腦所能想象的未來中,它都將是最為重要的基礎。
搞半導體是賺錢,但搞半導體研究……那更費錢。
西方和霓國半導體產業之所以能夠成功,那可是透過資本和市場不停地加持,才有瞭如今的局面。
國內作為追趕的一方,現在能夠在某幾個領域透過提前選擇和佈局,透過成本優勢完成形式上的追趕和超越,已經是蘇遠山能夠做到的極限了。
如果真要成立一個半導體科研基地……
這樣說吧,如果這個科研基地,只搞目前擁有市場的半導體領域,那顯然毛用沒有——遠芯體系下就夠了。
如果要給那些博士起步的科研人員提供一個任由發揮的平臺……那這個盒子一開,可就真攏不住了。
博士是啥?是在某個領域做出一丟丟那麼“微不足道”的貢獻的人——而隨著知識的細分,這些領域數量將會呈指數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