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虔誠的阿三國教徒,吃飯前還要做禱告。
柳若寒笑著說:有一次,我們請阿三國朋友來家吃飯,大家落座後,突然發現一位朋友閉上了眼睛,嘴裡好像還在默唸著什麼,片刻之後,才睜開眼睛開吃。
那個還真是夠尷尬的。
車子停在路邊,張天元、柳若寒和帕梅拉一起走到這個鎮子最熱鬧的街道上。
他發現了一個秘密,跟酒店裡吃的不同。
這路邊攤上的東西,一大特點是糊狀菜居多,並且還加以各類色素,是以常有黃的湯、綠的糊、紅的泥。
這也是阿三國菜色的最大特點。
以動物性質料做出來的菜餚,要是不親口嘗一嘗,很難從外貌上看出是何種肉類。
蔬菜也是搗成糊狀,再加些咖哩。
將菜餚做成糊狀的緣故起因是便於用手抓餅或米飯拌著吃。
阿三國人用手來用飯是真的,阿三國人油鍋炸物件用手也是真的。
張天元在街道上親眼看到一位大叔想也不想直接把手插進油鍋裡,並且面帶笑顏,這不是中國失蹤傳絕學的鐵砂掌嗎?
公然是開掛的民族啊!
當然,想吃到讓自己滿意的東西也不是沒有。
到比較高檔一點的餐廳裡,還是能吃到的。
提起阿三國,除了瑜伽,很多人第一聯想到的肯定是咖哩吧。
但除了咖哩,阿三國其他食物也頗多,當然還有外來食物和本地的結合,要說起來肯定三天三夜說不完,不過其實不一定符合中國人口味,而且關鍵是看相很一般,所以看了就不見得有食慾。
很多高檔一點的餐廳的前菜小食——小洋蔥,咖哩醬等等。
很多阿三國人也就直接吃。
賣相不錯,可是吃起來口味著實重。
不過有一道菜張天元特別愛吃,它的名字叫“Kebab”,張天元並不知道中文叫什麼。
其實這是土耳其的傳統菜,但是在阿三國被做了改進。
不僅僅有烤肉,還有帶著濃郁乳酪香味的米飯,讓人口水流三尺呢。
感覺有點像蓋澆飯,只不過飯上放的是烤肉、雞蛋之類的東西。
味道真得相當不錯。
本來進入這高檔餐廳的時候,帕梅拉還很遲疑,畢竟種姓制度的烙印在她心中已經很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