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鑑寶秘術> 第四三一四章 紫金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三一四章 紫金釉 (2 / 3)

“呵呵呵,這不是醬油,而是醬釉!”

“什麼?”

展飛還是沒聽懂什麼意思。

張天元解釋道:“醬釉因以‘紫金土’配釉亦稱‘紫金釉’。

它是一種以氧化鐵為著色劑的高溫釉,其釉色類似芝麻醬色。

醬釉瓷早在宋代就多見於北方的許多瓷窯,其中以定窯的‘紫定’器最為著名。

明代宣德時景德鎮官窯出產的醬釉瓷造型規整,色澤溫潤純正,釉麵肥厚並有橘皮紋。

常見器物有撇口碗、撇口盤、收口盤和瓜式執壺等。

醬釉瓷器與青瓷、黑瓷一樣有著悠久的歷史。

在醬釉瓷漫長的發展歷程中,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不同窯場所燒造的醬釉瓷器也各不相同,自成體系。

東漢晚期,醬釉瓷器出現在南方江浙地區,兩晉時期得到發展。

南北朝時期,以北賈壁窯為代表的北方瓷窯也開始燒造醬釉瓷,隋、唐時期有所發展。

宋、遼、金時期,醬釉瓷器的生產遍及全國,但仍以北方瓷窯為主,定窯、耀州窯和當陽峪窯堪稱其楷模。

元、明、清時期,隨著全國瓷業中心的形成,西江景德鎮窯生產的醬釉瓷器一枝獨秀。

這箱子中的兩件紫金釉,應該是清代的宮廷藏品。”

張天元的解釋非常詳細,如果展飛還聽不懂,那就沒辦法了。

“哥,你是怎麼瞧出來的?它也沒說自己是清代的啊?”

展飛好奇地問道。

張天元笑道:“清代醬釉瓷器是景德鎮御窯廠專門生產的仿古釉色品種之一。

此時的醬釉瓷器釉面潤亮,閃爍著金屬般的光澤,好似紫金包鑲一般,因此謂之‘紫金釉’。

紫金釉幾乎成了清代醬釉瓷器的代名詞。

清雍正十三年唐英撰《陶成紀事》有載:‘一仿紫金釉,有紅、黃兩種。’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