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雍正年間的粉彩瓷器嗎?”
透過監控器,張天元仔細觀察著,不過摸不到東西,真讓人有點難受。
他想了想,反正也暴露不了身份,乾脆就戴上面具走了出去。
“老闆,您怎麼出來了?”
雖然張天元戴著面具,可是那身打扮對於熟悉他的手下而言,並不是秘密。
“沒事兒,你先回去休息吧。”
張天元擺了擺手,目光卻集中在了箱子裡的其中一件瓷器上面。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是漢族勞動人民的一個重要的創造。
距今已有4200年的歷史,唐代以前瓷器一直是實用器的代表,但到了宋代瓷器逐漸成為了達官顯貴,文人墨客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各種精美的瓷器逐漸走進了人們的視野中,從那時起就流傳了一句話叫做:“家無瓷不貴,室無瓷不雅。”
在清代的時候,出了一個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為康熙第四子,有“四爺”之稱。
這位鐵面無私的帝王,在藝術鑑賞方面頗具文人氣息。
他喜愛文雅素淨的瓷器,追求自然、含蓄之美。
雍正皇帝對瓷器製造直接干預,從宮中造辦處檔案得知,御窯廠生產的瓷器的樣式,都要秉承雍正皇帝旨意,做出各等式樣之後由皇帝選擇。
宋代瓷器以胎質細膩、色彩淡雅、大度秀美而聞名於世,深得雍正喜愛,因此雍正時期御窯廠生產了大量仿宋瓷作品。
粉彩以玻璃粉打底,彩繪圖案具渲染效果,頗似中國水墨畫意境,雍正對此喜愛有加,故雍正年間粉彩盛燒一時。
而張天元現在手捧的這件瓷器,應該就是雍正年間的粉彩瓷。
剛剛只是透過監控器,所以看得不是那麼真切,此時近了觀察,才覺這瓷器當真精美絕倫。
瓷器上繪製的,是一幅嬰戲圖,亦稱戲嬰圖。
以兒童遊戲為題材,畫面一般簡約明快,清新活潑,人物形態可鞠,表情生動自然,加上嬰戲圖所蘊含的一些美好的寓意,故深受古人喜愛,在中國人物畫中極具特色。
這件雍正粉彩嬰戲侍女圖水盂,侈口、短頸,口沿外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