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鑑寶秘術> 第二四九七章 《喪亂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四九七章 《喪亂帖》 (2 / 2)

說到這裡,他笑了笑繼續道:“如果對書法不是很精通,看這竹簡也能分辨出一二,這東西明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歲月,幸好儲存不錯,才將上面的字跡儲存了下來,不然就這樣的竹簡,可能早就毀了。”

“老夫也覺得這應該是真跡,其實小日本那幅唐人臨摹版的也不錯,但是跟這幅真跡對比以下,差距就很明顯了。”

這個時候,董老也站了出來表達了自己的意見。

他的意思很明確——

《喪亂帖》用筆已脫盡隸體,結體全失平正,以欹側取勢。其揮麗自如之態,更覺老練暢達,無一絲造作處。

前二行有雄強、濃郁之美,後六行是另一種慘淡之美,可看出王羲之情感的變化。

《喪亂帖》由行入草是一個漸變的過程,隨著情緒,草字愈來愈多,最後兩行已不見行書的綜影,全部是草書。

但觀其此帖,卻顯得和諧統一,有自然渠成之感。

恰如庾肩吾所言:“或橫牽豎掣,或濃點輕拂,或將放而更流,或因挑而還置,敏思藏於胸中,巧態發於毫銛。……煙花落紙,將動風采,帶字欲飛,凝神化之所為。”

《喪亂帖》可謂是信手而書之珍品。

臨摹版儘管不錯,可是卻無法完全還原王羲之的筆法,單純來看可能看不出什麼來,但是如果對比一下,那就非常明顯了。

“諸位,之前我們幾個老傢伙其實已經對這幅字帖進行過仔細的研究了,確實能夠肯定並非做舊。”

李老也笑了笑,說出了自己的觀點——

《喪亂帖》為抒發作者悲痛之情的作品,故揮灑淋漓,流貫不羈,與《蘭亭序》的流暢與渾然一體不同。

寫《蘭亭集序》時的心情以輕鬆歡快為主,《喪亂帖》中字跡潦草,時有滯頓的痕跡,由此可以看到王羲之書寫這幅作品時的悲憤與鬱悶之情,並感悟到書法是心靈和性格的表現這一藝術法則。

《喪亂帖》面目近於《頻有哀禍帖》,然轉折更為圓活流縱,字側仄更甚,墨色枯燥相間而出,至紙末行筆更為快疾。

可以想見作者當時啜泣難止、極度悲痛之情狀。

透過真跡,能夠明顯感覺到王羲之的那種情感發洩,然而臨摹版卻沒有這樣的感覺,似乎是有點矯揉造作了。

“兩位專家所言不差,其實這東西我已經做了碳十四檢測了,大家應該都明白,竹簡經歷的歲月太長,總會有一些損壞的,我取了一點拿去做了檢測,可以確定就是東晉時期的作品。”

這個時候,韓掌櫃也終於告訴了眾人真相。

此言一出,眾人無不驚愕。

他們可以不相信張天元!

他們甚至也可以不相信董老和李老的判斷!

但是他們不能不相信碳十四檢測。

畢竟這玩意兒是目前最可靠的科學檢測方法了。

“韓掌櫃的,這字帖您到底是從哪兒得來的,能不能給大家夥兒說說啊,您都說了,今天這小型拍賣會的目的本身並非拍賣,而是在於鑑賞。”

寶島故宮專家忍不住說道:“既然如此,總要讓大家夥兒都心裡頭明白一點啊。”

&nbsp未完待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