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測長4.6厘米,寬1.3厘米,厚0.6厘米。
玉質青色,有黃褐色沁斑,器扁平彎曲呈璜形。
頭部扁平,上有向外突出的目,從頭部向下,身體逐漸彎曲,到尾部呈尖狀,身軀兩側雕刻凸起,以示軀幹,頭中部兩面對鑽一圓孔,可供系佩。
造型生動逼真,玉質純淨光潤,雕刻技法純熟。
他將這東西小心翼翼地放進了影子屋裡,然後又從那紅寶石箱子裡取出了另外一隻玉蠶。
這一隻是西周圓雕玉蠶。
玉蠶長4.2厘米,寬1.3厘米。
為青白玉,微泛黃,玉質晶瑩、細膩、潤澤,採用圓雕技法,巨目圓嘴,頭端平齊,大耳,口中鑽一圓孔,以便穿系之用。
通體雕琢成節褶狀,並彎曲如弓,呈半環形,頸部的節褶雕琢得較短窄,腹部的節褶雕琢得較為寬闊,充分表現出了蠶的伸縮力量,契合動物的自然形態,愈到尾部,體積越小。
此玉蠶寫實性強,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令人愛不釋手,具有西周玉蠶雕刻特色。
裡面還有兩隻西周圓雕玉蠶,不過造型和大小都不太一樣。
其中一件通長4.5厘米,通寬1.2厘米。
青白玉,區域性沁有硃砂。
看起來沒什麼特點。
另外一隻通長4.6厘米,通寬1厘米。
黃玉為材,區域性沁有白斑,圓雕臥蠶型。
這兩隻圓雕玉蠶,玉質晶瑩剔透,採用圓雕技法,巨目圓嘴,頭端平齊,大耳,蠶首有一雙面對鑽的小孔,可供佩系。
通體雕琢成節褶狀,頸部的節褶雕琢得較短窄,腹部的節褶雕琢得較寬闊,充分表現出了蠶的伸縮力量,尾部呈榫頭狀。
縱觀此蠶,簡刀憨態,小巧靈動,寥寥數刀就展現出玉蠶形體,盡顯神韻,令人愛不釋手,其可單獨佩帶,但更多用於組佩。
“寶貝啊。”
張天元回頭看了一眼,發現魯安宅、魯妙和李雲璐都在外面幫他警戒。
心裡頭有那麼一點過意不去。
不過還是把所有玉蠶都收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