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鑑寶秘術> 第三九五零章 玉蠶和玉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九五零章 玉蠶和玉龍 (1 / 3)

當張天元將整幅畫雕刻完畢,收起刻刀的那一瞬間,腳下的地面突然動了起來。

他急忙站到了一旁。

就看到地面上的石板直接升了上來,然後露出了一個奇異的箱子。

這箱子的材料,竟然是紅寶石!

如此大的紅寶石箱子,這要是拿出去,不知道要賣上多少錢啊。

不過這麼好的紅寶石箱子,想必裡面裝的東西怕是會更引人注目啊。

張天元深吸了一口氣,小心翼翼地將那紅寶石箱子開啟。

“蠶?”

瞬間映入眼簾的,是一些白色的蠶。

張天元愣了一下,心道這誰這麼無聊啊,居然用紅寶石箱子養蠶,而且還弄出了這麼一個奇葩的機關密室?

直到他伸手拿出其中一隻蠶的時候,才不由露出了笑意。

這是蠶,不過不是一般的蠶,而是玉蠶啊。

中華農耕文化源遠流長,新石器時期的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就留下中華民族開始蠶桑的證據,這些證據中最突出的遺存就是各種材質的蠶。

種桑養蠶和利用蠶絲紡織,如同“四大發明”一樣,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最早的發明之一。

《尚書·禹貢》記載四千年前我國先民就得桑養蠶。

至商周時期,養蠶、繅絲和織綢的生產,已經滲透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並且生產與加工已經相當成熟。

《禮記·祭義》記載專門植桑養蠶的地方:“古者天子諸侯必有公桑蠶室。”

《夏小正》中說:“三月……攝桑,……妾子始蠶。”

還有《詩經》中也有許多詩篇提到蠶桑。

例如《詩經·豳風·七月》:“春日載陽,有鳴倉庚。女執懿筐,遵彼微行,愛求柔桑。”

《詩經·魏風·十畝之間》中有“十畝之間兮,桑者閒閒兮”的詩句,這些都生動地描繪了當時婦女們採桑養蠶的勞動情景。

蠶成為人們生產生活中重要的飼養物之一,因此,古人把蠶繭看作為祥瑞徵兆。

張天元手中的這隻玉蠶,經過他鑑字訣鑑定之後,可以確認是西周璜形玉蠶。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