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鑑寶秘術> 第三八七四章 得寶(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八七四章 得寶(二) (2 / 3)

與前兩件不同,不僅因為這件中國青瓷中部為一“壽”字,更引人注目的是,瓷瓶的高度發生了變化。

顯然,在它原始高度的基礎上,巴黎的金匠截去了一部分,然後為它裝飾了帶有卷渦、穿孔手柄以及底座的銅鎏金架置。

這種架置裝飾被用來與JeanClaude Duplessis père的作品相比較。

他是一位極具天賦的金匠,不僅有著精湛的銅鎏金技藝,而且在瓷器設計方面有所建樹。

1748年至1758年,在古董商Lazare Duvaux的賬冊中,他的名字常常被提及。

1750年9月,Duvaux將一對中國青瓷賣給marquis de Voyer d'Argenson侯爵。

而這對青瓷就是由Duplessis進行的銅鎏金鑲接,花費3000裡弗(古時的法國貨幣單位。

這一筆數額高昂的費用顯示了這類瓷器所具有的重要價值。

這些18世紀出產的“法式”中國瓷對當下的藝術領域或許是一種啟發。

對於外來的優秀藝術形式,藝術家們不應只進行單純地複製,加入本國的藝術元素與其融合,才能創造出經典的作。

這些法式風味的中國瓷器很有收藏價值,張天元也是相當喜歡的。

東西一共有三件,雖然不多,可是每一件都是精品。

除了這三件法國風味的中國瓷之外,還有一件東西則純粹就是中國貨了。

這是一件筆筒,高13.6厘米,直徑9.7厘米。

筆筒腹部所繪畫面為清供圖。

底部有“大清乾隆年制”二行六字楷書青花款。

“清供”又稱清玩,主要包括金石、書畫、古器、盆景在內的一切可供古人案頭賞玩的文玩雅品,可以為廳堂、書齋增添生活情趣。

清供入畫就成了清供圖。

清中後期,清供圖在書畫領域很是盛行。畫家們以清供之品入畫,兼工帶寫,敷衍成詩,使之成為圖文並茂的文人畫。

這件筆筒作品作於辛卯年,是為光緒十七年,為當時清供畫風下的產物之一。

清供圖主角是一尊碩大的梅瓶,矗立在畫面的中央,方口直頸,豐肩收腹,亭亭玉立,在視覺上頗為給力。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