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元笑了笑道:“那可惜了,我不太喜歡東漢時期的陶器,要不然再讓我瞧瞧別的?”
這話,完全是搪塞的話,如果真是東漢時期的彩陶馬,他能不買嗎?
陶器雖然在市場上價值不高,但張天元現在已經不完全向錢看了,他更主要的目的是蒐集失落的古董啊。
他之所以說不買,那是因為這東西根本就不是真的。
走到一旁,那店老闆又開始打盹兒,這個時候劉金寶才壓低了聲音問道:“師父,那東西是假的吧?”
張天元點了點頭道:“當然是假的,不然你師父我怎麼可能會放過呢?”
“可是師父,您都沒仔細看啊,就那麼隨便瞄了一眼,便如此肯定了?不怕錯過好東西啊?”
李雲璐問道。
張天元笑了笑道:“我還真仔細看過了。
不得不說,那匹彩陶馬從總體造型以及燒製水平上來說,都非常的精緻。
但作為東漢彩陶馬,它卻犯下了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
“什麼錯誤?”
李雲璐問道。
“啊,我知道了。”
劉金寶突然說道:“馬鞍,一定是馬鞍吧師父,雖然影視劇裡面為了更安全的騎乘,一般馬匹都有馬鞍,包括商周時期的馬都有。
然而就目前的考古發現來說,一直到三國後期,馬鞍和馬鐙才出現的。
那個時候,嚴格來說已經不屬於漢代了。
馬鞍和馬鐙是全套馬具中繼馬嚼和韁繩之後最重要的發明。
在沒有鞍鐙的時代,人們需要騎跨於裸馬的背上,僅靠抓住韁繩或馬鬃並用腿夾緊馬腹使自己在馬匹飛馳的時候不致摔落。
但這種方式是很不可靠的,首先是長時間騎馬容易疲勞,同時在奔跑的馬背上也難以有效地使用弓箭,而在近戰中,騎手無法隨心所欲地使用刀劍和長矛,劈砍或刺殺落空、雙方兵刃的撞擊等都隨時會令騎手從馬上滑下。
因此這一時期騎兵除速度佔優外,其戰鬥力是遠不如腳踏實地的步兵的,所以在騎兵到達目的地後,往往下馬作為步兵投入戰場,亞歷山大時代的馬其頓騎兵就是如此。
師父我說的對吧?”
劉金寶看起來很是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