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鑑寶秘術> 第三七三一章 被“鄙視”的寶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七三一章 被“鄙視”的寶物 (1 / 3)

張天元之所以認定了這款澄泥硯非同一般,並非因為它出自名家之手。

也不是因為它的太白醉酒刻紋。

而是跟明末的名將史可法有關。

明末忠臣名將史可法,清軍南下時,堅守楊城,攝政王多爾袞致書誘降,被他拒絕;豫親王多鐸遣人到城下招明歙石蓮葉硯降,他發矢射擊。

他給母親、妻子、伯叔及兄弟留下遺書,表示“一死以報國家”,決心與揚州共存亡。

城破,他自刎未死,為清軍所俘。

多鐸親自審訊並勸降,他說:“城亡與亡,吾志已決,既劈屍萬段,甘之如飴,但揚州百萬生靈,不可殺戮。”

就義時從容自若。

揚城人民在城外梅花嶺築衣冠冢,以為紀念。

史可法死後,留有他用過的一方硯臺。

從硯的形狀和製作的痕跡上考證,這是一方由明代雕刻名工雕作的澄泥硯,呈鱔紋色,形如一塊大芭蕉葉。

葉上雕刻的,正是太白醉酒,背面有這位民族英雄的字“道麟”,並刻有史可法印章。

這方英雄的寶硯經過三百餘年的輾轉流傳,最終被當代著名書畫家賴少其所收藏。

賴少其早年在廣省美術專科學校學習,和李樺等發起新興木刻運動,是魯迅先生十分推崇的青年版畫家。

這款硯臺在特殊運動年代被收繳了,後來不知所蹤,卻不想到了這裡。

張天元心中感念,似這種硯臺,別說十萬美金,就算是一百萬美金,他也出的。

因為這已經不單單是一款硯臺,它是國寶,更是某些精神的傳承。

“張先生還真是財大氣粗啊。”

西川正雄嫉妒地說了一句。

能夠像張天元這樣隨便拿出十萬美金去購買一款硯臺的,不是沒有,但並不多見啊。

他這種做法,簡直太過慷慨了。

如果西川正雄得知這硯臺本身所蘊含的意義,只怕就不會這麼說了。

他雖然人品不怎麼樣,時刻忌憚中國的古董文物,但是對於這些東西的價值和意義,還是瞭解非常透徹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