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張天元的判斷,這老翁怕是搞錯了,此件東西,並非什麼端硯,而是澄泥硯。
澄泥硯是中國傳統工藝品之一,傳統書法用具之一,始於漢,盛於唐宋,迄今已有千餘年曆史。
從唐代起,端硯、歙硯、洮河硯和澄泥硯被並稱為“四大名硯”。
澄泥硯用特種膠泥加工燒製而成因燒過程及時間不同,可以是多種顏色,有的一硯多色,尤其講究雕刻技術,有浮雕、半起胎、立體、過通等品種。
澄泥硯由於使用經過澄洗的細泥作為原料加工燒製而成,因此澄泥硯質地細膩,猶如嬰兒面板一般。
而且具有貯水不涸,歷寒不冰,發墨而不損毫,滋潤勝水可與石質佳硯相媲美的特點,因此前人多有讚譽。
今日所見古澄泥硯極為稀少,上品更是難求。
如果說老翁的這件東西是澄泥硯,而且是古硯臺,那恐怕價值不會輸給端硯的。
其他三位嘉賓也不是白痴,自然都看出了這是澄泥硯。
只是並不說出來,因為按照節目的規則,就是要這樣,各自寫出自己的答案,最後一併公佈到大螢幕上。
那三位專家都已經寫完了。
不過張天元卻遲遲沒有動手。
而是看向那老翁道:“這硯臺,我可以再仔細看看嗎?”
對於一件珍品的判斷,必須得慎之又慎,即便張天元擁有鑑字訣,能夠判斷出這東西的確是真正的古代澄泥硯,但他也必須得再看看。
因為有些東西是鑑字訣判斷不出來的。
比如這澄泥硯的歷史底蘊。
那就得他自己豐富的知識去彌補了。
這也就是他為什麼一直沒有放棄學習的原因。
“還有什麼好看的,如果看不出來,別硬撐著,誰也不會笑話你,畢竟這是專家的舞臺,你一個小小的商人,就不用那麼費勁了。”
西川正雄還真得是不肯放過一點點打擊張天元的機會啊。
張天元對他的話,直接無視了。
氣得西川正雄差點跳起來大罵。
當然,他沒有那麼做,畢竟這是特殊的場合,如果西川正雄真那麼幹,丟臉的只會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