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鑑寶秘術> 第三五六五章 精神祭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五六五章 精神祭壇 (1 / 2)

“放心,我雖然不喜歡日本人,但也不會給朋友製造麻煩的,以後還得仰仗貴諾先生幫我尋找古董呢。”

張天元嘴上這麼說,但心裡頭其實已經十分火熱了。

這個世界上,真正從中國得到古董最多的,不是英國、不是法國,也不是美國,而是日本!

日本自隋唐以來,一直以中國為文化母國,虛心學習,並大量輸入各種藝術品。

近代以來日本等列強入侵,中國文物大量流失。

據中國官方統計,自1931年至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被日本掠奪的文化財產1879箱,被搶文物不計其數,僅戰後日本方面自己統計的資料就高達360萬件。

去年,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透過日本駐華大使木寺昌人,致函日本天皇明仁和日本政府,要求日本歸還所掠中國文物“中華唐鴻臚井刻石”。這是中國民間首次向日本皇室追討文物。

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也對我國開始了有計劃、長時期、大規模的文化侵略。

日軍所到之處,上至國家級的博物館、圖書館,下至私人藏室,均無一例外遭到野蠻洗劫與破壞。

故宮博物院的珍貴文物在1937年和1942年曾兩次遭到洗劫,日偽軍共劫走珍貴古籍11022冊、珍貴文物1372件,還將大量的故宮所藏的鐵炮銅缸熔鑄槍炮。

國民政府首都藍鯨在淪陷後也沒能逃過劫難,據粗略統計,藍鯨市共損失古物26584件,其中有珍貴文物、字畫7720幅,書籍459579冊。

公家方面還損失文玩雜件648368件。

私人方面損失碑帖3851件。

上浦、安省、晉州等地的博物館文物損失總數達17萬多件(包括古物、字畫、書籍。

抗戰勝利後,我國專門編寫了被劫往日本的重要文物目錄,並向日本索要,但最終只有117箱藍鯨中央圖書館的善本書被運回國。

東京國立博物館“東洋館”,又稱亞洲文物陳列館,是日本博物館中展出中國文物最多的博物館,也是日本掠奪亞洲國家文物的證據。

據博物館工作人員佐佐木告訴透露,整個博物館大約有10萬件藏品,其中,來自中國的藏品大約有1萬件,除了日本本國展品外,就中國展品最多了。

東洋館的第二層可以說就是中國專館,一共五個陳列室,其中四個為中國考古,剩下一個是中國繪畫書法。

中國考古的第一陳列室是從新石器時代到漢代出土的早期文物,一共111件展品,涵蓋了骨器、石器、陶器、玉器、青銅器等品種。

玉器部分,既有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的玉斧、玉璧、玉環、玉飾,二里頭文化(公元前2000年的玉刀,也有商周時期的饕餮紋佩玉、龍紋佩玉、玉龍、玉魚、玉鳥,戰國時代的琉璃象嵌玉、夔龍紋玉等。

最可氣的事情還是發生在二戰勝利70週年的時候,多國用盛大慶祝活動來紀念人類歷史上的這次偉大勝利。

但在日本,軍·國·主·義幽靈依然四處徘徊。

腳盆神社,無疑是它們最大的精神祭壇。

這裡供奉著上千名二戰戰犯,不僅被日本政客視作“秀場”,也是日本右翼勢力眼中“日本價值觀的心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