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江人。
家富,博學好古,交四方名士。
元順帝至正初,忽散盡家財,浪跡太湖。
擅畫山水、墨竹,師法董源、趙孟頫。
畫風早年清潤,晚年平淡天真。筆簡意遠,惜墨如金。
以側鋒幹筆作皴,名“折帶皴”。
墨竹偃仰有姿,寥寥生逸氣。
書法從隸入,有晉人風度,亦擅詩文。
與黃公望、王蒙、吳鎮合稱“元四家”。
存世作品《漁莊秋霽圖》《六君子圖》《容膝齋圖》《安處齋圖》等。
著有《清閟閣集》。
倪瓚祖父是本鄉大地主。
父早喪,撫養他的長兄是道教上層人物。
在大哥的庇佑下,富貴人家慣出他不少毛病——雲林極度潔癖、孤高冷傲。
想來這公子哥也是“矯情”,“矯情”到沒朋友。
還好,雲林卻是個愛讀書的主,單“家中藏書數千卷,親手勘定”一項也值得圈點。
他家那座三層的藏書樓乃是鼎鼎大名的“清閟閣”——經、史、子、集、佛經、道籍千餘卷,歷朝書法名畫也自不在話下:遠有三國鍾繇《薦季直表》,近有宋米芾《海嶽庵圖》……倪瓚猶喜董源、李成、荊浩,想必那《瀟湘圖》《茂林遠岫圖》《秋山圖》亦常常把玩。
反正總之,人家家裡好東西多,自然也慣刁了他那雙孤高的眼。
雲林名聲在外,古今學書學畫者,不知道他的,少。
其畫簡練,多年來也偽作甚多,但不易畫出他的蕭條淡泊——不是那樣的人,能畫出那樣的畫?
確實,雲林的畫難仿難學:複雜的東西能堆砌組合,甚至偶能掩蓋弱點敗筆,可簡單的呢?
都簡單成那樣了,如何藏拙?
簡單最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