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鑑寶秘術> 第三五四零章 劍走偏鋒的畫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五四零章 劍走偏鋒的畫 (1 / 3)

另外一件真品,是一隻很漂亮的“金蟬流響玉葉中”金器。

宋詞中有膾炙人口的名句“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這種令人嚮往的“金玉結合”,在文物中有許多例子。戰國時期有鎏金鑲玉帶鉤,漢代有金縷玉衣,而明代則有這件獨樹一幟的金蟬玉葉。

明代,由於商品經濟的快速發展,“土豪”數量迅速增長。為了滿足他們的炫富心理,金銀器製造業也隨之勃興。

厚葬風氣的興起,使明代墓葬中隨葬的金銀器大量增加。

與宋元時期相對樸素的金銀器風格不同,明代金銀器工藝開始趨於複雜,且多鑲嵌各種寶石,富貴的氣息撲面而來。

這一時期的、戲曲裡也有很多關於金首飾的細節。

如《金X梅》(不要想歪!裡面真的描寫了不少金銀首飾!第八回,潘金蓮從西門慶頭上拔下一根簪子,“卻是一點油金簪子,上面鏨著兩溜子字兒”。

第九十五回,從前是丫頭的春梅搖身一變,成了“住著五間正房,穿著錦裙繡襖,戴著金梁冠兒”的貴婦。

《型世言》第三十六回,書手張三進入馮家行竊,撬開箱子,掉了裡面的“一頂金冠、兩對銀盃、一雙金釵、幾枝俏花”。

說起來,金蟬玉葉也和簪子有關。

它的全稱是銀託金蟬玉葉髮簪,出土於明代張安晚家族墓地14號墓,墓主人是張安晚的侍妾。

金蟬雙翼微微張開,趴在玉葉上面,好像隨時準備張開雙翅飛走或向前跳。

經測量,金蟬的含金量達95%,蟬翼最薄處僅厚0.2毫米,真的是“薄如蟬翼”。

玉葉則長5.2,寬3.2,厚0.2厘米,用新疆和田羊脂白玉精工琢磨而成,閃著瑩瑩光澤,溫柔細膩。

玉葉有主脈一根,兩邊各有支脈四根。

葉片正面的葉脈雕琢成凹槽狀,背面的葉脈出相應凸起,使葉片極具真實感。

出土時,玉葉的下面還有銀花托託著,而花托又連著髮簪。

這三件扣成一個整體的金蟬玉葉銀髮簪,形成了一件十分罕見的明代手工藝金銀首飾。

出土時,它直接插在女主人髮結的前面。

遺憾的是,銀花托後來不幸遺失,金蟬玉葉從此和簪子本體分離。

相比明代的其他金銀首飾,這件頭飾不僅造型精巧,也沒有任何多餘的裝飾,透出一種簡潔的美。

不僅如此,對於女性,它還有著特殊的含義:蟬俗稱“知了”,“知”又諧音“枝”。

這件金蟬玉葉因此擁有“金枝玉葉”的美好寓意。

在古代,“金枝玉葉”無疑是對女子身份的最高讚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