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鑑寶秘術> 第三三六一章 撿漏行家王麻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三六一章 撿漏行家王麻子 (1 / 2)

尤其是聽到老師痛惜地介紹中國有很多古董都流落到國外去了,自己就萌生了“我也要蒐集!”的想法。

而在當時的大別山區農村,古錢幣亦是最為容易得到的藏品,引導王麻子在文物鑑定和收藏的道路上逐漸登堂入室。

“女生踢的自制毽子的底座、農戶家木箱子的把手,都是銅錢做的。”王麻子介紹,在他童年生活的農村,古錢幣極為常見。

當同學們知道他喜歡古錢幣後,很多人都幫他收集。

一次,有一位同學從家裡找到一枚開元通寶帶給他,讓他興奮得整晚都沒睡好覺。

因為此前就知道開元通寶上有月牙印記,後世民間有被演繹成說是楊貴妃指甲印的傳說,但一直未見到過實物。

此後,王麻子又相繼收集到漢代的五銖錢等更多藏品,隨之而來的是其在古錢幣鑑賞能力的日益提升。

王麻子說,當你擁有一件藏品後,你就會想把它研究透,就會更加主動地瞭解這件藏品背後的歷史和文化。

以古錢幣為例,無論是錢幣的形制、書法和紋飾,往往都有豐富的文化意蘊和社會背景,或反映宗教信仰、或表達自然崇拜、或寓意生活願景等,不一而足,卻總能給人帶來愉悅的審美體驗和精神享受,亦能助人文化修養的不斷提升。

因愛好研究和收藏古錢幣,王麻子與學校的小夥伴們逐漸少有共同話題。

同時,痴迷收藏,亦帶來學習成績的下降。

他介紹,自己的“不務正業”沒少受父親的教訓,罵兩句是小事,捱揍也經常有。

有一次,父親揍他,打斷了好幾根劈柴棒。

“但當時什麼都已阻擋不了我對收藏的愛好。”王麻子說,跟小夥伴們漸行漸遠,但其卻與鎮上及周邊的成人藏友和古玩小商販打成了一片。

一到假期,王麻子就跟隨古玩商販走鄉串戶,有時候會徒步五六十公里,去看聽說到的那戶人家有的老物件。

而接觸到的多了,王麻子不只是愛好古錢幣,對瓷器等其他古玩也開始研究起來。

上中學時,王麻子在當地及周邊地區古玩藏友圈中已小有名氣。

他介紹,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當地已經開始有古錢幣的仿品流入收藏市場。

圈內的藏友遇到收集到拿不準真假的都喜歡找他去看看。

“每當別人不懂的,在我這得到答案,我都很自豪,更激發我也持續不斷地學習。”王麻子說,當時經常有成人到他家去串門,不是去找他父親,而是去找他鑑定古玩,家人都很詫異。

高中畢業後,王麻子走進了部隊。

他介紹,其在部隊裡是當文書,管理俱樂部的檔案室和圖書室。

一直沒有停止過在文物方面的學習和研究。

他稱,與文物古玩打交道,必須要多看、多問,堅持學習、學習、再學習,否則就可能“栽跟頭”。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