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建希望廣式牙雕技藝培訓能夠進入學院課堂。
很多牙雕工藝品需要兩三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完成。
象牙材料十分難得和珍貴,價格很高。
牙雕作為工藝品並不是一製作完成就有人買。
牙雕行業的人工費較低,高階技工才幾千塊一個月。
因此,這門手藝可以用來謀生,卻不能賴以發財。與社會的成功標準相去甚遠。
即使是如此,做了一輩子牙雕的李立建大師,在退休後被工藝廠返聘為高階藝術顧問,仍然在為牙雕藝術奉獻著。
耄耋之年的李立建仍堅持不懈、努力奔走,挽救這門瀕臨失傳的古老技藝。
由於非洲象牙原料緊缺,他設計製作長毛象牙藝術品。
現在他的作品主要以猛獁牙為原料。
如今,李立建經常在傳媒機構及保護廣省文化遺產論壇演示廣省牙雕絕技。
他寶刀不老的精湛技藝每次都收到觀賞者的由衷讚歎。
談到未來的牙雕李立建大師認為:在象牙原料難得的情況下,如今的牙雕作品不能一味求大、求繁複可以多創作一些適合把玩欣賞實用、價格不會太貴的小件作品。
讓更多的人有機會欣賞象牙,才能更好地傳承這門藝術。
直至今天,動物保護vs象牙雕刻,仍然時不時引起社會的爭論。
象牙雕刻自誕生起,始終和社會動盪牽扯在一起。
時而衰落,時而繁榮。
而這門做了一輩子的牙雕手藝非但沒有給李立建榮華富貴反而常常讓他進退兩難。
讓八輩子打不著關係的張天元也覺得心疼。
他也不希望大象被殺戮,但同時也不希望象牙雕刻就這麼銷聲匿跡了,如果可以採用比較科學的方法,那自然最好不過了。
在張天元看來,大規模製作象牙雕刻顯然沒有必要,而起也是浪費,容易引起大象被屠殺。
倒不如將這東西當成一門真正的藝術,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這樣消耗的象牙少,便沒有了暴利,胡亂獵殺大象的事情也會減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