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在政治上有濟世之志,曾登廣武城,觀楚、漢古戰場,慨嘆‘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正因為此人是其母親從小拉扯大的,所以是個非常有名的孝子。”
“這位兄弟見識不錯啊,很多人知道阮籍是竹林七賢,卻並不知道阮籍幼年喪父。”
傅老闆說著話,從玻璃櫃裡面小心翼翼地拿出了那尊送子觀音繼續說道:“這尊玉觀音下面有刻著字,上面有洛城嗣宗求子供奉。”
而且居然還有準確的時間。
張天元看了看那時間,確認沒有問題。
正始三年左右,當時任太尉之職的蔣濟聽說阮籍“俊而淑悅,為志高”,於是詢問椽屬王默,王默予以確認。
之後,蔣濟準備證闢阮籍做自己的椽屬。
阮籍聽到訊息,就寫了一封《奏記》,親自送到洛陽城外的都亭,請吏卒轉呈蔣濟。
《奏記》中說自己才疏學淺,出生卑微,難堪重任。
婉言表示謝絕。
蔣濟原先擔心阮籍不會應闢,後來得知他已到都亭,誤以為他已應命,其《奏記》中所說的不過是口頭上的客套話,所以很是高興,於是派人去迎他,不想阮籍已經回去了。
蔣濟非常生氣,遷怒於王默。王默很是害怕,只好寫信勸說阮籍。
阮籍的鄉黨親屬也都來勸喻,他不好再推託,勉強就任,但是不久即告病辭歸。
這是阮籍一生中的第一次出仕,這次出仕顯然帶有某種被迫的性質。
只是張天元沒想到這個時候阮籍居然已經有了求子的想法,估計是覺得自己得罪了司馬氏,唯恐身死無後,才會如此吧。
要知道在歷史上,正始十年,曹爽被司馬懿所殺,司馬氏獨專朝政。
司馬氏殺戮異己,被株連者很多。
阮籍本來在政治上傾向於曹魏皇室,對司馬氏集團心懷不滿,但同時又感到世事已不可為,於是他採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態度,或者閉門讀書,或者登山臨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緘口不言。
他能夠在這場風波之中保住性命,其實實屬難得。
刻字能夠為這玉觀音增加一些價值,畢竟阮籍也算是千古名人了,儘管沒有曹操、司馬懿那麼出名,可對於喜歡附庸風雅的人來說,竹林七賢的名頭那還是不小的。
“傅老闆準備賣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