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西洋銀器生產國多達數十個或更多,能記下眾多標記顯然十分困難,因而需要藉助專業工具書,因為這些書詳細介紹了各國銀器上的標誌。
但現在所見到的銀器是一些銀器生產的重要國家,它們包括英國、俄國、德國、法國、義大利、美國以及西班牙、瑞士、丹麥等國家。
英國銀器上的標誌已成為一種系列,凡是英國產的銀器均有一個翹尾的獅子或者也可以說是豹頭,並用不同字型的英文字母表示其生產年份。
俄國銀器上使用一個人頭像表示,再配以帶有84字樣的標誌,表明此為含84%銀製成的銀器。
德國銀器則使用一個月亮及皇冠加上800或900字樣表示純度。
而法國銀器上多用複雜的花飾表示。
銀器上的標誌往往非常微小,且製作異常精緻,因此難以作假。
另外,這些標誌又經常烙在不明顯的地方,有時很難發現。
值得一提的是,銀器標誌是一種複合體,大多能分成幾個部分,因此具有多個標誌。
凡拆開的話,區域性銀器上都具有相同的標誌,這是出於防偽的目的。
除此以外,還用‘Silver’、‘Sterling’兩種英文單詞作為鑑定銀器的標誌,凡有以上兩種標誌的一定是銀器。”
“真得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今天來這裡還真是來對了,老太太您真不愧是這方面的專家,讓人佩服啊。”
張天元今天來這裡本來就有兩個目的,一個是想要讓老太太幫忙掌眼。
另外一個呢,自然就是想要多學點東西了。
老太太講的話,他全部都記在了腦海裡。
他這個超強記憶的本領,真得是多虧了地氣了。
“還請老太太明示,這兩件酒器究竟是有什麼特殊淵源?”
張天元將話題強行拉到了正題上。
老太太笑了笑道:“2013年7月4日,倫敦佳士得將於‘TSale’拍賣會拍賣史上最為貴重的銀質咖啡壺,估價350萬至450萬英鎊。
該洛可可式標誌性作品由英國18世紀知名銀匠師保羅·拉米熱製作,據市場預計該作品是拍賣史上同類作品中最為貴重的英國銀器製品。
喬治二世銀質咖啡壺是拉米熱於1738年為一位成功商人而打造,同時,該作品也是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近期舉辦的英國銀器製品專題展中的核心亮點作品。
在過去的250年間,拉米熱的作品被認為是銀質製品中最傑出的作品。
拉米熱於1703年師從HuguenotPierrePlatel學習銀器製作,並於1711年開始進行獨立創作。
六年後,拉米熱成為皇家御用銀匠師。
喬治二世銀質咖啡壺是拉米熱於洛可可鼎盛時期創作的代表性作品,是拉米熱精心設計並打造的銀器精品。”
“難道說這兩件酒器居然是拉米熱的作品!”
雖然老太太並沒有正面回答張天元的問題,不過從她的話裡頭,張天元自然能聽出其中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