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鑑寶秘術> 第三三一四章 上浦老銀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三一四章 上浦老銀器 (2 / 2)

近代上浦銀器技術和藝術水平在各地各國銀器互相競爭、互相學習之中不斷提高,形成了“工藝精細、裝飾華美”的藝術特色。

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上浦指南中,常常將銀器作為上浦著名特產向遊客推薦。

近代上浦是中國最發達的銀器製造及銷售中心。

藍鯨路上以出售銀器為主業的裝飾豪華的銀樓成為上浦繁華都市的標誌之一。

在眾多外地、外國銀器進入上浦的同時,近代上浦銀器還曾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各地。

不過,近代上浦銀器外銷的史實長期以來被世人所忽視。

2007年左右,上浦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在英國的古董市場上發現了一批銘刻“Sueno”、“shanghaiTC”等字樣的銀器,後由上浦市歷史博物館接收,由此揭開了一段近代上浦外銷銀器塵封的歷史。

近代中國銀器外銷始於廣省。

在五口通商之前,廣省很長一段時間內是中國唯一得到清政府批准的對外開放的城市,因此,廣省的外銷銀器也最早出口到歐美市場。

隨著19世紀60年代中國外貿中心的轉移和上浦國際化都市程序的加快,19世紀80年代上浦出現了一批專門製作、銷售外銷銀器的商行,如“聯和”洋行、“鴻昌”洋行就出現在這一時期。

20世紀初至30年代,上浦外銷銀器店越來越多。

“德祥”“時和”“聯生”“長盛”“和盛”“聯興”等等都是顯赫的外銷銀器店。

這些銀器店的廣告常常出現在上浦的外文報紙、外文雜誌上,顯然居住在上浦的外國人及來上浦旅遊的外國遊客是這些銀器店的主要銷售物件。

製作外銷銀器的主要是從廣省來的技師和工匠。

1918年藍鯨路專門製作“洋裝金銀首飾”的“聯生公司”在其廣告中曾言:“本公司經理人寓滬三十餘年,從事洋裝首飾業已久,已熟能生巧,所聘工師皆屬粵中有名人物……”。

1980年代初,美籍華人餘士渭與美國猶太人合作在上浦創辦外銷銀器公司“海星公司”時,曾對上浦的銀器技師做過調查,並聘請當時尚健在的幾位老師傅到公司工作。

調查結果印證了史料記載,製作外銷銀器的技師主要是廣東人,他們居住在上浦虹口一帶。

據銀器行業的技師介紹,新中國成立前,上浦銀器業內專門製作外銷的西洋銀器稱為“洋幫”,內銷銀器則稱為“本幫”。

從現有的材料來看,上浦外銷銀器基本上是中西合璧的產物。

一些外銷銀器是由外國人設計、中國人制作的。

銀器的器型大多是西洋式的,常見的有咖啡壺、牛奶缸、刀叉、畫框、相架、名片夾、托盤、銀盾、碗、茶壺、茶杯等;

銀器上的花紋、圖案卻是典型的中國風格,常見梅、蘭、竹、菊、山水風景、人物故事、龍紋等。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